[实用新型]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4492.4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礼明;侯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热 线缆 轨道 客车 底板 辐射 采暖系统 | ||
1.一种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整个轨道客车地板面作为发热面加热车内空间空气温度,包括:散热机构、置于散热机构中的发热元件和与发热元件相连的温控机构;
所述发热元件由碳纤维发热线组件组成,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组件包括碳纤维发热线(3)和冷线(6),两侧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的端部分别与两根所述冷线(6)的一端通过冷热线连接点(5)相连;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由置于内部的发热芯(10)和套设在发热芯(10)外部的外护套(11)构成;
所述散热机构为地板层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保温层(1)、干式铝板超导模块(2)和地暖专用上层地板(4),所述干式铝板超导模块(2)上设有卡槽,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卡装在所述卡槽中;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干式铝板超导模块(2)上使整个模块发热,再传递到上方的所述地暖专用上层地板(4)将热量散发到车内空间区域,下方的所述保温层(1)阻止热量向下传递;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驱动器(7)、与驱动器(7)相连的多个温控器(8)和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内嵌在所述温控器(8)内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温度;所述驱动器(7)直接与伸出的两根所述冷线(6)的另一端相连;由所述温控器(8)中内嵌的感温探头感知周围环境温度,与所述温控器(8)已经设置好的温度相比较,当所述感温探头检测车内温度低于设置好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驱动器(7),所述驱动器(7)开关闭合使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开始加热,反之则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规格为24K发热线,内部本身构成闭合回路,所有接线均在同一端,减小接线难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客车车厢为狭长区域,所述碳纤维发热线(3)在车厢长度方向上以S型均匀布置在所述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1)从内至外依次由特氟龙保护层、交联聚乙烯保护层、镀锡铜屏蔽网保护层和PVC保护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的上方铺一层反射铝箔结构,起到反射热量的作用,减少热量损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7)接220V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8)安装在车厢侧壁1.4m高度位置处,且安装在远离车门、能代表车内的大环境温度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铝板超导模块(2)的长度L为1200mm,宽度W为600mm,厚度H2为30mm;其下方所述保温层(1)的厚度H1为30mm,上方所述地暖专用上层地板(4)的厚度H3为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热线缆的轨道客车底板辐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10)的直径φ1为1.15mm,所述外护套(11)的外径φ2为5.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4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气象仪
- 下一篇:具有擦洗消毒装置功能的治疗室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