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7701.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1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祖斌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刘强强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科 核磁共振 头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前表面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升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通过支撑板与定位板的配合设置,当旋转块进行转动时,能够使旋转柱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能够使第二齿轮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能够使移动块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能够使定位板对头部两侧进行定位固定,当滑块进行上下移动时,能够使滑块带动限位板进行升降移动,能够使限位板对头部上表面进行限位固定,能够有效的使固定装置对大小不同的头部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
现有的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头部固定时,不能够对患者大小不同的头部进行固定,以及不能够对头部固定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
因此,提出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不能够对患者大小不同的头部进行固定,以及不能够对头部固定高度进行有效的调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前表面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升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移动槽的前表面开设有旋转口,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移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里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所述第二橡胶的里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靠近转动口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靠近第二齿板的一侧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靠近旋转口的一侧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板与第二齿轮相互适配,所述第二齿板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柱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分别贯穿于旋转孔与旋转口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板大小相等,两个所述定位板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相互适配,所述滑槽与滑块均为T型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科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祖斌,未经李祖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7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摆盘定位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