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7857.9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0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姣姣;熊祖鸿;任胜昌;储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姣姣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8/133;F24F6/14;F24F13/08;F24F11/89;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反应腔室,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于使水雾与空气反应的容腔;排气机构,设置在反应腔室上方,排气机构其出气口位于反应腔室上端,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喷雾腔室,设置在反应腔室下方,喷雾腔室上设置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且喷雾腔室通过延伸至反应腔室其底部的出气管路与反应腔室相连通;水雾和外界空气在压力作用下从反应腔室底部移动至反应腔室顶部,以进入排气机构;雾化器,用于在喷雾腔室内产生水雾。通过上述空间布局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通过水雾实现对空气过滤的水雾空气净化器其水雾无法充分和空气中的有害物充分反应,造成现有的水雾空气净化器其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通过水雾吸附空气中的病毒、颗粒、尘土等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能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病毒细菌等污染物的家用电器,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每到春季及冬季,社会上经常出现通过空气、气溶胶等传播的病毒。这类病毒的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由于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多采用滤网实现空气过滤,滤网在抑制病毒或杀毒性能过低,故现有的滤网空气净化无法对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实现杀灭,无法阻挡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
专利文献TW200513313A公开了一种空气清净化装置,其具体公开了通过将水转换成水雾,并通过水雾组成水雾墙。将该水雾墙设置在空气的流经通道上,从而对空气中的病毒、颗粒、尘土等实现吸附。之后,再通过药剂实现对吸附有病毒的水溶液进行杀菌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水雾组成的水雾墙阻挡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收集杀菌。水雾并没有时间和空间与空气中的各自有害物质充分反应,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水雾对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阻隔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通过水雾实现对空气过滤的水雾空气净化器其水雾无法充分和空气中的有害物充分反应,造成现有的水雾空气净化器其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反应腔室,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于使水雾与空气反应的容腔;
排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上方,所述排气机构其出气口位于所述反应腔室上端,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
喷雾腔室,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下方;所述喷雾腔室上设置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且所述喷雾腔室通过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其底部的出气管路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水雾和外界空气在压力作用下从所述反应腔室底部移动至所述反应腔室顶部,以进入所述排气机构;
雾化器,用于在所述喷雾腔室内产生水雾。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路为朝向所述喷雾腔室一侧的横截面大于其朝向所述反应腔室一侧横截面的变径管路。
可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上端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滤水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位置的除湿器。
可选的,所述排气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反应腔室顶部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撑板,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滤水板;所述除湿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的,所述排气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将所述反应腔室内空气引出的排风机;
所述除湿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水板和所述排风机二者之间的冷凝器。
可选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
紫外线灯,用于杀灭水中有害物质;
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以收集所述反应腔室内液化的水雾;所述水箱可拆卸安装在空气净化器其外壳体上,且其上还具有与所述紫外线灯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姣姣,未经李姣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7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