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架前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8938.0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范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龙之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前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架前叉装置,包括叉立管和叉肩,叉肩呈U型且两端均设有减震垫圈,减震垫圈底部依次设有导筒和导柱,导柱套设在导筒内部,减震垫圈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安装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底部设有承载环,承载环底部设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设有固定环;第二固定板和固定环穿射有第二支撑柱;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叉肩底部,第二固定板和固定环均固定安装在导柱内部。本实用新型提高减震垫圈、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对自行车龙门架进行减震,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门架前叉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车体振动,会造成对人体手腕和手臂的震动和冲击,使人体感到不适,同时,车把的震动会使人难于控制车辆,并可能导致驾驶不稳,甚至产生危险。为减轻这种震动和冲击,车辆多采用安装减震前叉的方法,减震效果不理想、行程小且行驶中车把震动较大、舒适性及稳定性都难以保证,同时工作灵活性、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差,易产生渗油现象,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架前叉装置,包括叉立管和叉肩,所述叉肩呈U型且两端均设有减震垫圈,减震垫圈底部依次设有导筒和导柱,所述导柱套设在导筒内部,所述减震垫圈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安装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底部设有承载环,承载环底部设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固定环穿射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叉肩底部,第二固定板和固定环均固定安装在导柱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筒之间设有弧状龙门架。
优选的,两所述导筒与弧形龙门架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第二支撑柱横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导柱底部设有固定脚环。
优选的,所述导筒内径大于导柱外径。
优选的,所述导筒底部设有圆台,圆台内径与导柱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减震垫圈、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对自行车龙门架进行减震,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叉立管1和叉肩2,叉肩2呈U型且两端均设有减震垫圈3,减震垫圈3底部依次设有导筒4和导柱5,导柱5套设在导筒4内部,减震垫圈3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6,第一支撑柱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8底部安装第一减震弹簧9,第一减震弹簧9底部设有承载环10,承载环10底部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1,第二减震弹簧11设有固定环12;第二固定板8和固定环12穿射有第二支撑柱13;第一固定板7固定安装在叉肩2底部,第二固定板8和固定环12均固定安装在导柱5内部。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两个导筒4之间设有弧状龙门架14。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两导筒4与弧形龙门架14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固定环12中心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大于第二支撑柱13横截面直径。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导柱5底部设有固定脚环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龙之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龙之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8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矩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不停机湿卷绕换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