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安装鞍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9842.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4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安装鞍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操作台,操作台前方设置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连接一顶块,顶块一端连接第一气缸,操作台两侧设置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连接跌气缸,第二气缸底部连接压块。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将鞍座和鞍梁放置在操作台上,顶块将鞍梁一端和鞍座隔开,第二气缸下压至鞍梁,在顶块和压块的作用下,鞍梁弯曲并下移,直至鞍梁一端卡入鞍座的卡口中,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力度均衡,成品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安装鞍梁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车座底部的鞍梁需要卡入鞍座底部的卡扣中,鞍梁作为支撑部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刚性,传统的采用手工进行硬性卡合的过程中,由于人工力量控制的差别较大,鞍梁与卡扣可能因为力量过小而无法卡入,也会因为力量过大卡扣被压裂,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安装鞍梁装置,用于鞍梁翻边快捷得卡入鞍座中,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自动安装鞍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一操作台,操作台前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为门型支架,第一支架上连接一顶块,顶块中央通过转轴穿插在第一支架上,顶块一端通过第一气缸与底座连接,第二支架设置在操作台两侧,第二支架为门型支架,第二支架顶部中央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底部连接一压块。
所述操作台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座,另一端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栓,设有调节螺栓的一侧靠近第一支架。
所述压块为硬质塑料块。
将第一气缸替换为弹簧。
所述顶块表面设有凹槽。
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将鞍座和鞍梁放置在操作台上,顶块将鞍梁一端和鞍座隔开,第二气缸下压至鞍梁,在顶块和压块的作用下,鞍梁弯曲并下移,直至鞍梁一端卡入鞍座的卡口中,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力度均衡,成品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所示的自动安装鞍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一操作台3,操作台3前方设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为门型支架,第一支架2上连接一顶块5,顶块5中央通过转轴穿插在第一支架2上,顶块5一端通过第一气缸6与底座1连接,第二支架4设置在操作台3两侧,第二支架4为门型支架,第二支架4顶部中央设置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活塞杆底部连接一压块8。
所述操作台3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底座1,另一端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栓,设有调节螺栓的一侧靠近第一支架2。
所述压块8为硬质塑料块。
将第一气缸6替换为弹簧。
所述顶块5表面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将鞍座和鞍梁放置在操作台上,顶块将鞍梁一端和鞍座隔开,第二气缸下压至鞍梁,在顶块和压块的作用下,鞍梁弯曲并下移,直至鞍梁一端卡入鞍座的卡口中,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并且力度均衡,成品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9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角度调节的手提式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的减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