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0781.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桑爱卫;李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航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具以及与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锻件型腔;下模具的底端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安装室;安装室分为驱动室以及提升室两个部分;驱动室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分隔板转动连接,且其上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上端与安装室的上端转动连接;提升室内设置有提升板,螺纹杆与其螺纹连接,提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提升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卡块,卡块卡设在竖直滑槽内;第一顶杆贯穿下模具并与锻件型腔连通;分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弹性伸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锻造是最古老的金属成形工艺,锻造可以定义为把一块通常已经用加热的方式改善塑性的金属,用锻锤或压力机成形为所需形状的工艺。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它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具锻造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所以模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都要好于铸造件,另外像一些形状复杂,大批量生成的,一般采用模锻,而不用手工锻造。
现在的锻造模具或采用弹簧式顶针出料,或采用气缸式顶出料,弹簧式顶针一旦锻件的重力超出弹簧压缩产生的弹力,将无法完成出料,易发生卡料现象,而气缸式顶出则较为耗能,使用次数多后易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模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下模具以及与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锻件型腔;所述下模具的底端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由固定在安装室内壁上的分隔板分为驱动室以及位于所述驱动室上方的提升室两个部分;所述驱动室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分隔板转动连接,且其上端贯穿所述分隔板与位于提升室内的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室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提升室内设置有提升板,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提升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顶出锻件的第一顶杆,所述提升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安装室侧壁上设置的竖直滑槽内;所述第一顶杆贯穿所述下模具并与所述锻件型腔连通;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顶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顶出锻件的弹性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分隔板上表面的套筒,位于套筒内推动盘、设置在套筒内位于推动盘下方的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盘上表面的用于顶出锻件的第二顶杆;所述推动盘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上部的出口的直径;所述推动盘和第二顶杆可在所述套筒内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二顶杆依次贯穿所述提升板和下模具与所述锻件型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榫头,所述榫头的上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模具的两侧设置有向下模具延伸的导向杆,所述下模具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室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且所述驱动室的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便于驱动电机散热的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滑槽的最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套筒的上边缘的高度;且当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竖直滑槽的最下端时,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浸没于所述下模具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提升板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提升板上与所述第二顶杆的滑动连接处嵌设有用于降低提升板与第二顶杆之间摩擦力的直线运动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航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阳航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0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