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1621.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台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7 | 代理人: | 周兴伟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动 奶泡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杯身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柱,所述钢柱的顶端固定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顶部固定设有上盖板,所述钢柱的底端固定设有上塑料件,所述上塑料件的底部固定设有硅胶垫圈,所述硅胶垫圈的底部固定设有下塑料件,所述下塑料件和钢丝网的内部固定设有钢丝网。通过该设计,在钢柱、上塑料件、下塑料件、钢丝网的作用下,通过手动对奶茶进行快速打泡,解决了奶泡携带使用无需电力驱动,以及该奶泡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避免了使用者打奶泡时发生奶泡杯发生位置偏移,以及奶泡杯发生滑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经过搅拌起泡后的奶饮品或咖啡饮品,其口感比未经起泡的原品要好很多,因此市场对奶泡饮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用于牛奶搅拌或发泡的家用电器种类较多。
市场现有的奶泡杯结构较为复杂化,多为电力驱动贯穿整个杯体的,携带使用时存在着不便,继而降低了奶泡杯的使用时的实用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解决了奶泡杯携带使用不便,无需电力驱动,实现手动奶茶打泡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动奶泡杯,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杯身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柱,所述钢柱的顶端固定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顶部固定设有上盖板,所述钢柱的底端固定设有上塑料件,所述上塑料件的底部固定设有硅胶垫圈,所述硅胶垫圈的底部固定设有下塑料件,所述下塑料件和上塑料件的内部固定设有钢丝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身的底部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固定设有若干个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盖的顶部固定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钢柱为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圈,且防滑圈的外表面开设有条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杯盖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直径与杯身的内部直径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垫圈的外直径与杯身的内部直相适配,且硅胶垫圈的内部开口直径与上塑料件和下塑料件的内部开口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柱的长度与杯身的内部深度相适配,且钢柱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该设计,在钢柱、上塑料件、下塑料件、钢丝网的作用下,通过手动对奶茶进行快速打泡,解决了奶泡携带使用无需电力驱动,以及该奶泡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
2、通过设置防滑垫,以便于使用者在对奶泡杯进行手动打奶泡时,提高奶泡杯整体的稳定性,避免了使用者打奶泡时发生奶泡杯发生位置偏移,以及奶泡杯发生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台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台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1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弯头焊接用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