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4263.0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熊墨勇;袁剑雄;李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尔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监护 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同时实现人体呼吸通道和神经监测的功能;其包括:插管、定位套囊、PVC小软管、套囊充气阀和插管接头,插管、定位套囊、PVC小软管、套囊充气阀与插管接头构成一条完整的气管插管;还包括:柔性电极;柔性电极粘贴在定位套囊的上方的插管外壁上;柔性电极包括柔性膜,柔性膜的一侧设有导电线路,柔性膜的另一侧的全部或部分设有背胶层。本实用新型将导电线路布设在柔性膜上,且进一步将柔性膜通过背胶层粘贴在气管插管的外壁上;柔性电极具有非常好的柔性,其可随着气管插管的弯曲变形而形变,但柔性电极不会因为气管插管的形变而影响其传导信号的功能,进而影响监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监护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通过监测或采集人体的各种电信号,从而监测到人体相应组织的功能和状态;用于外科手术的气管插管等插管构件中,通过需在插管外壁上设置电极以实现对神经的连续检测。但是,由于气管插管或其他插管多为柔性管,现有在插管上设置电极的方法如下:
1、通过金属导细线采集或传导人体的各种信号,金属导线硬容易划伤人体组织,且与人体组织接触面积小,采集或传导信号不充分,对人体组织监测的结果误差较高。
2、通过金属薄片采集或传导人体的各种信号,金属薄片相对金属细丝,与人体组织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但是人体组织形状各种各样,对于细小腔道,此种方法,又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监护气管插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监护气管插管,包括:插管、定位套囊、PVC小软管、套囊充气阀和插管接头,所述插管、定位套囊、PVC小软管、套囊充气阀与插管接头构成一条完整的气管插管;还包括:柔性电极;所述柔性电极粘贴在所述定位套囊的上方的插管外壁上;
所述柔性电极包括柔性膜,所述柔性膜的一侧设有柔性导电线路,所述柔性膜的另一侧的全部或部分设有弹性背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管的插入端设有所述定位套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插管接头,所述插管上设有刻度;所述PVC小软管自所述插管的中部插入所述插管,且所述PVC小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套囊相连通、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套囊充气阀,所述套囊充气阀与充气端相连;
所述柔性电极的形状设计使其完全贴合所述插管上,粘贴所述柔性电极后显露出所述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导电线路包括多对正负电极,每对所述正负电极均由印刷在所述柔性膜上的导电浆料或导电粉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膜为TPU膜;所述弹性背胶层为三层结构,中间一层为薄膜、外面两层为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浆料为银浆或银化合物浆料,所述导电粉为银粉或银化合物粉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负电极包括电极头和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一端与所述电极头相连、另一端连接在接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膜包括相连的检测部和连接部,且所述检测部和连接部呈钝角;
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上,所述电极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膜包括检测部、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引出部;
所述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一端与所述检测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引出部相连,所述第一分支或第二分支与所述检测部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支或第二分支与所述引出部的轴线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尔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尔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4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