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用浮体和漂浮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5924.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5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春;徐翔;肖斌;周治;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H02S2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发电 系统 用浮体 漂浮 支撑 | ||
1.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用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材料,所述发泡材料从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界面胶结剂(2)和阻水层(1);
该浮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该长方体由上部分和下部分组成,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通过齿槽(19)结合,所述上部分采用的发泡材料密度大于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开有连接预留孔一和连接预留孔二,所述连接预留孔一和连接预留连接孔二轴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用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为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述阻水层(1)为聚脲弹性涂料。
3.水上光伏发电漂浮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用浮体,浮体(8)与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13)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漂浮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8)为长方体,所述浮体(8)上部分开有连接预留孔一和连接预留孔二,所述连接预留孔一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预留孔一内穿有套管一(10),多个浮体(8)通过连接型钢一(5)与套管一(10)通过连接件形成水平向漂浮组串,所述水平向漂浮组串为多个,所述连接预留孔二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浮体(8)两侧边,所述连接预留孔二内插有套管二(14);
所述连接件为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11)和后立柱(12),所述前立柱(11)和后立柱(12)的下端分别与一根套管二(14)连接,所述前立柱(11)和后立柱(12)的上端分别与光伏组件(13)两侧固连,所述套管二(14)的上下端均设有限位卡箍(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漂浮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8)为圆柱体,所述浮体(8)水平放置,多个所述浮体(8)通过连接件形成水平向漂浮组串,所述水平向漂浮组串为多个;
所述连接件包括前抱箍(15)、后抱箍(16)和连接型钢二(18),所述浮体(8)一端通过前抱箍(15)与光伏组件(13)一侧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3)另一侧通过后抱箍(16)、型材(17)与浮体(8)另一端固连,所述水平向漂浮组串的相邻两个浮体(8)之间通过连接型钢二(18)和螺栓固定在前抱箍(15)和后抱箍(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漂浮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13)之间设有走道,所述走道包括边梁(6)和设于两个边梁(6)之间的走道铺板(7),所述边梁(6)固定于连接型钢一(5)或连接型钢二(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漂浮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一(10)、套管二(14)、连接型钢一(5)为铝合金矩管、玄武岩纤维增强矩管或镀铝镁锌冷弯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59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