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8246.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余再西;徐石龙;张宏宇;何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50;E02D5/46;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10010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桩基 坑支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该结构由冠梁,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预制桩、钢筋笼组成;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沿基坑周围布置,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施工预制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部设有冠梁,预制桩顶部嵌入冠梁,预制桩与梁冠之间设置有钢筋笼。外芯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和内芯预制桩组成了三轴搅拌劲性桩该劲性桩可以充分发挥基坑被动区周围土体、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制桩的挡土和隔水作用,保证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预制桩桩身材料强度,减小预制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预制桩的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隔水、加固与保护措施。在城市中进行的基坑开挖不仅需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性,更要求保证其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危害。尤其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采用单一的支挡结构不仅很难满足基坑侧壁的安全要求,也难以保证支挡结构具有良好的挡土和隔水作用。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支挡结构方法,成为了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设置预制桩,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部设有冠梁,所述预制桩顶部嵌入所述冠梁,所述预制桩与所述梁冠之间设置有钢筋笼。
优选的,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掺入比为14%~18%,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为650mm~850mm,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50mm,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为10m~30m。
优选的,所述预制桩为预应力混凝土桩,所述预制桩的桩径为400mm~600mm,所述预制桩桩长为10m~30m。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的下端伸入所述预制桩顶部的空腔内,所述钢筋笼的顶端伸入所述冠梁中,所述钢筋笼包括4~6根钢筋,所述钢筋的直径为Φ14~Φ22。
优选的,所述预制桩顶部的空腔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填充高度为1.5m~2m。
优选的,所述预制桩嵌入所述冠梁的长度不小于250mm。
优选的,所述预制桩在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植入,施工前重新定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设置预制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部设有冠梁,预制桩顶部嵌入所述冠梁,所述预制桩与所述梁冠之间设置有钢筋笼;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能给预制桩带来良好的握裹和保护,提供充足的摩擦力,充分发挥预制桩桩身材料强度,减小预制桩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预制桩的施工质量;预制桩能弥补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桩身抗弯强度低的缺点,保障基坑侧壁的安全,且预制桩质量比较可靠、成桩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与预制桩结合,充分发挥基坑周围土体、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制桩的挡土和隔水作用,同时能发挥三者的协调复合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轴搅拌劲性桩基坑支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8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恒压钻机、锣机循环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