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0266.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南阳;张宝新;刘赫宇;裴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7/17;H01B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宝来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手 无线 充电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涉及无线充电线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PVC护套层、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电缆保护地线、铝箔纵包屏蔽层、电源线和交流电流传输线,PVC护套层的外径为4.0mm‑16.0mm,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的铝箔厚度为0.020mm‑0.060mm,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内布线空间小,不同功能的线束往往聚集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需要电线具有一定的弯折性、屏蔽性能、安全性,而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座,线圈是由两根结构简单的电线连接,主要负责为线圈提供交流电流,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会导致无法满足汽车使用条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
背景技术
手机无线充电基本采用电磁感应式技术,充电底座以及手机终端分别内置了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接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点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便开始从充电座向手机进行供电。
汽车内布线空间小,不同功能的线束往往聚集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需要电线具有一定的弯折性、屏蔽性能、安全性,而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座,线圈是由两根结构简单的电线连接,主要负责为线圈提供交流电流,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会导致出现无法满足汽车使用条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包括PVC护套层、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电缆保护地线、铝箔纵包屏蔽层、电源线和交流电流传输线,所述PVC护套层的外径为4.0mm-16.0mm,所述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的铝箔厚度为0.020mm-0.06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所述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10-1.9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保护地线,所述电缆保护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铝箔纵包屏蔽层,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铝箔厚度0.020mm-0.060mm,所述信号传输线接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
0.16mm,电线外径1.10-3.0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流电流传输线。
优选的,所述PVC护套层内壁远离电源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所述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远离PVC护套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的镀锡丝直径为0.10mm-0.20mm,根数为16/24根,编织密度为70-95%。
优选的,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内壁靠近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接地线,所述信号传输线接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的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且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结构,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10-2.40mm。
优选的,所述交流电流传输线的表面和手机无线充电座交流线圈固定连接,且交流电流传输线采用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并且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60-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0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变压器分体式散热片
- 下一篇:一种汽车氧传感器用加热抗干扰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