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3335.8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祥;崔嘉政;张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螺帽 拉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包括对拉杆,所述对拉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安装有PVC管,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内侧安装有锥形螺帽,对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扣。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螺帽拉杆机构,由对拉杆、锥形螺帽、卡扣组成,便于组装和拆除,且对拉杆、锥形螺帽和卡扣,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涵洞施工存在以下缺点:
1)美观方面:涵洞施工结束拆模后,对拉杆部位会留有平行且垂直于墙面的孔洞,由于无着力点,抹灰处理时附着效果不佳,会产生起皮掉渣。
2)质量方面:由于涵洞常年埋置于地下,潮湿多雨,对拉杆留下的施工孔洞和栓头,极易成为锈蚀通道破坏结构物稳定性。
3)进度方面:由于施工结束后还需反复处理预留孔洞和栓头,影响后续施工进度,无法形成流水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包括对拉杆,所述对拉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安装有PVC管,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内侧安装有锥形螺帽,对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卡扣。
作为改进,所述横杆和竖杆的直径为16mm,所述PVC管的直径为20mm。
作为改进,所述锥形螺帽中开有孔径为20mm的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锥形螺帽为锥形柱状。
根据施工现场质量和流水作业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螺帽拉杆机构,由对拉杆、锥形螺帽、卡扣组成,便于组装和拆除,且对拉杆、锥形螺帽和卡扣,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形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形螺帽和PVC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流程图;
图中:1、对拉杆,2、锥形螺帽,21、通孔,3、PVC管,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锥形螺帽拉杆机构,包括对拉杆1,所述对拉杆1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安装有PVC管3,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内侧安装有锥形螺帽2,对拉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卡扣4。锥形螺帽2为橡胶材质。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横杆和竖杆的直径为16mm,所述PVC管3的直径为20mm,所述锥形螺帽2中开有孔径为20mm的通孔21,所述锥形螺帽2为锥形柱状,锥形螺帽2中直径较小的一端靠近PVC管3。锥形螺帽2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以便拆除。模板松动后,及时卸掉锥形螺帽2,涂油备用。然后用棉纱清理干净孔洞内灰渣,用高标号砼抹平孔洞。
使用时,对拉杆1中的横杆穿过PVC管3的两头套入锥形螺帽2,锥形螺帽2与PVC管3顶紧防止漏浆,形成锥形螺帽拉杆机构,将锥形螺帽拉杆机构放置在模板之间用卡扣4加固即可。
结合图4所示,具体使用流程如下:拼装模板——定位穿孔——模板就位——安装锥形螺帽拉杆机构——校验垂直度——加固——准备下道施工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3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加工喷砂机
- 下一篇:一种测井仪器循环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