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7701.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章;田才林;朱静宁;杜限;黄大池;肖斌;黄河;赵开宇;田兰梅;夏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21/4408 | 分类号: | H04N21/4408;H04N21/6405;H04H20/59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广播 智能 编码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IP信号的网络芯片;网络芯片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依次与编解码芯片和低通滤波器信号连接;编解码芯片与本地音频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与上级应急广播平台有效无缝对接的功能,保证与上级应急广播平台的互联互通,并实时下发各类广播信息。并在系统设备部署上,设备低成本、低功耗,通过系统优化组合,实现与应急广播传播空间高效融合、有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类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应急广播已形成多网发布、多信道传输、中央到地方可控可管的联动广播模式。各级广电通过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优化和完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升级广电系列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视觉、听觉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模拟音频广播传输质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视听享受。
随着互联网、广电网络、移动网络不断发展与完善,将模拟音频数字化处理IP化传输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传输距离短,音质不佳,维护难,互动性能差的问题,全面的体现了数字化IP广播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数字化IP网络公共广播,就是将模拟音频信号数字编码,通过网络传输后,再由终端解码成模拟音频信号。可多路、单向或双向传输,音频传输距离可无限延伸,可运行在局域网和Internet网上,可以基于现有计算机网络建设,安装时无需单独布线。
在网络应用方面,专业设备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支持跨网管、跨路由、互联网传输,适合多区域音频分布,点对点的长距离音频传输,不会受到电压、功率、阻抗等因素影响,可借助各地广电已建的传输网络安装部署,安装成本较低,配置和使用也较简单。
根据国密协议,数字化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传输音频节目时,每套节目占用带宽大概40Kbps左右,在带宽为1000Mbps的局域网内同时对这1000个网络音频终端设备进行完全不同的节目控制播放,且传输时延小,并可独立控制每个音频终端设备的音量大小,进行远程资源配置,实时广播、定时广播、分区广播、电话广播、自由点播、实时采播、双向对讲、触发联动、通话录音、日志查询等功能。
应急广播是在发生重大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而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危及公共安全时,在第一时间把灾害预警消息或灾害信息传递给民众,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的广播系统。
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就是将上级或本级要下发的应急或日常广播信号进行数字化编解码后通过各地广电局域网或Internet网传输。实现城市应急广播、校园教育广播、公共环境广播、农村村村响广播等。
目前,各地广电光纤网络建设已基本到户,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可以直接插入到已建设的应急广播系统应用当中,实现与应急广播管理平台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第一时间将急预警信息数字化处理后通过网络传递给民众,发挥数字广播给城市建设、农村广播带来的便利和应有的作用。
而现有传统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设备成本高、功耗高,且不能与系统优化组合,不能实现与应急广播传播空间的高效融合和有效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以解决传统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设备成本高、功耗高,且不能与系统优化组合,不能实现与应急广播传播空间的高效融合和有效管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急广播智能编码控制器,其包括用于接收IP信号的网络芯片;网络芯片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依次与编解码芯片和低通滤波器信号连接;编解码芯片与本地音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7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头可旋转的挂脖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的可拉伸式多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