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68652.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黄海艳 |
地址: | 5181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室内环境 污染物 浓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外壳和翻盖,底座顶端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的正面铰接有翻盖,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外壳顶端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孔,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驱动箱内部的底端依次固定安装有报警器和蓄电池,外壳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外壳内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板,减震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正面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和VOC浓度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设置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可以准确检测污染物浓度,设置安装板和把手,方便装置的固定和携带,设置报警器,可以进行安全预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 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 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 多种,致病病毒 200 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 2-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 100 倍。室内污染主要是由于室内空气中存在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而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甲醛污染,危害极大。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携带,同时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缺乏报警结构,使用效果有待提高,缺乏减震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携带,同时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缺乏报警结构,使用效果有待提高,缺乏减震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外壳、翻盖和安装板,所述底座顶端的边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正面的顶端通过卡槽卡合连接有观察窗,所述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的底端依次固定安装有报警器和蓄电池,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外壳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外壳内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器,所述减震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和VOC浓度检测仪,所述固定板正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底端依次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和照明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器分别与粉尘浓度检测仪和VOC浓度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分别与粉尘浓度检测仪和VOC浓度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粉尘浓度检测仪和VOC浓度检测仪均通过启动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通过照明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顶端的两侧与把手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盖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翻盖拉手,所述翻盖的背面粘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粘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未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8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