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0843.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6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智;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包括胶件及密封圈,其中,所述胶件上设置有过线孔,密封圈沿所述胶件边缘套设于胶件上,所述密封圈对应过线孔设置有弹性密封套,弹性密封套由密封结构内侧向外侧贯穿过线孔,弹性密封套为锥形密封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通过改变密封圈的结构,设置对应于胶件过线孔的弹性密封套,使密封套贯穿过线孔,在电器导线过线过程中穿过该弹性密封套,从而利用密封套与导线外皮的干涉实现对导线的密封,无需进行人工点防水密封胶,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防水密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器导线过孔的防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防水的场所,电器的导线过孔处通常需要采取防水措施。
传统的防水方案是在过线孔与电器导线的接触缝隙中通过人工点防水胶,形成防水密封圈,进而达到防水的目的,但传统人工点胶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人工点胶浪费人力物力、增加工时、提高人工成本支出;
(2)防水胶固化需要时间,增加组装成本;
(3)出现点胶不均匀、漏胶的情况,无法完成密封;
(4)点胶固化后不便于拆装。
因此,现有的过线密封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利用改进后的密封圈结构达到对过孔导线的密封,无需点胶、减少成本、便于拆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所述自密封结构包括胶件及密封圈,其中:
所述胶件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密封圈沿所述胶件边缘套设于所述胶件上,所述密封圈对应所述过线孔设置有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贯穿所述过线孔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侧壁内凹形成卡接槽,所述胶件侧壁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胶件外侧表面沿边缘设置有沉台,所述卡接槽上表面贴合于所述沉台。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套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圈内,所述弹性密封套外侧壁通过连接带连接于所述密封圈下端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胶件下表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连接带的凹槽,所述连接带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套为锥形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靠近所述密封结构内侧的一端开口大于靠近所述密封结构外侧的一端开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套为至少一个。
作为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弹性密封套一体成型,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软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变密封圈的结构,设置有对应于胶件过线孔的弹性密封套,密封套贯穿过线孔,在电器导线过线过程中需穿过该弹性密封套,从而利用密封套与导线外皮的干涉实现对导线的密封,无需进行人工点防水密封胶,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过孔自密封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0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吸附剂生产加工用pH调节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方便省力的绿化用油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