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脱落的涂装车间用新型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1011.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4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钱林峰;何晓军;于鑫;刘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蓝晓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李京京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脱落 装车 新型 rfid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脱落的涂装车间用新型RFID标签,具体涉及RFID标签领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芯片组件,所述芯片组件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芯片组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保护板,所述芯片组件包括芯片本体和两个平板部,所述芯片本体和两个平板部均固定设在其中一个保护板顶部,两个平板部设在芯片本体前后两侧,所述芯片本体通过天线与两个平板部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板靠近芯片组件一侧固定设有插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保护板之间设置的插杆和插孔,插杆上的第一凸块和插槽内的第二凸块过盈配合,使两个保护板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工对两个保护板进行限位,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易脱落的涂装车间用新型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技术,又称射频识别或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RFID标签作为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将极大的影响整个RFID系统的效率与质量。现有的RFID标签多是将芯片组件嵌入在塑料薄板内,但是芯片组件和塑料板之间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到RFID标签的性能。
公开号为CN2091828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RFID标签,通过在天线的平板部和防护板上开设一一对应的注胶孔,填充胶粘剂时,胶粘剂能够注入这些注胶孔,稳定成型后能够使得天线与防护板之间,以及防护板与上下壳体之间稳固连接,使得内部的芯片组件不易脱落,牢固耐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进行填胶时需要人工先将两个防护板与平板部啮合,使平板部和防护板上的注胶孔相对应,然后再进行注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脱落的涂装车间用新型RFID标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操作将两个保护板贴合,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脱落的涂装车间用新型RFID标签,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芯片组件,所述芯片组件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芯片组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保护板,所述芯片组件包括芯片本体和两个平板部,所述芯片本体和两个平板部均固定设在其中一个保护板顶部,两个平板部设在芯片本体前后两侧,所述芯片本体通过天线与两个平板部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板靠近芯片组件一侧固定设有插杆,所述插杆外壁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平板部顶部中心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壁表面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过盈配合,所述保护板内部嵌设有多个导热片,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嵌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热片远离芯片组件一侧设在通孔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平板部内部和保护板内部均开设有注胶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底部两个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设在下壳体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一侧外壁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设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弹簧远离凹槽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卡槽一侧内壁表面对应限位块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设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截面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多个注胶孔分别在平板部和保护板上均匀分布,所述平板部上的注胶孔和两个保护板上的注胶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板由导热硅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蓝晓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蓝晓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1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