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1162.4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少华;祁冉;邓韬;马萧;杨坤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沟槽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属于截沟槽领域,其包括沟槽、土工膜、生态袋以及水箱;所述生态袋设置多个,所述生态袋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摆砌,所述土工膜铺设在所述沟槽和所述生态袋之间,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生态袋中,所述水箱上设置毛细管。所述防渗膜包括外层土工膜、内层土工膜以及塑料纸,所述塑料纸设置在所述外层土工膜和所述内层土工膜之间。本申请具有使得截排水沟结构稳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截沟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中,降雨形成的地表流水往往需要采用截排水措施进行疏导。
传统的截沟槽修筑采用浆砌石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呈刚性结构特征,而地质灾害发育区或生态环境修复区的地基基础往往都不甚稳固,常造成刚性的截沟槽发生裂缝、挫断、架空现象。此外,传统的截沟槽结构不具有生态功能,刚性的结构体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且视觉效果较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刚性的截沟槽结构易裂缝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刚性的截沟槽结构易裂缝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截沟槽结构,包括沟槽、土工膜、生态袋以及水箱;所述生态袋设置多个,所述生态袋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摆砌,所述土工膜铺设在所述沟槽和所述生态袋之间,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生态袋中,所述水箱上设置毛细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新型沟槽为柔性结构,替代了原有采用浆砌石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修筑而成的刚性结构,使得新型沟槽在地质灾害发育区或生态环境修复区不易发生裂缝、挫断、架空等现象,使得新型沟槽适用于多种环境;同时,生态袋内种植草种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当处于干旱情况时,利用毛细管将水箱内的水导出,为植被提供水分,保持生机。
可选的,所述防渗膜包括外层土工膜、内层土工膜以及塑料纸,所述塑料纸设置在所述外层土工膜和所述内层土工膜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塑料纸使得外层土工膜和内层土工膜粘接到一起,使得防渗膜不易被植物根系破环,提高防渗膜的防渗功能。
可选的,所述生态袋顶面编织捻度小,所述生态袋底面编织捻度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生态袋内的种子发芽后可以顶出生态袋顶面生长;防止植物根系破坏土工膜。
可选的,所述生态袋底面厚度大于所述生态袋顶面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植物根系破坏土工膜。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生态袋之间设置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连接板和尖锥,所述尖锥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尖锥刺穿相邻所述生态袋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尖锥插入相邻的所述生态袋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相邻生态袋之间的剪切力增大,不易发生错位,使得相邻生态袋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可选的,所述毛细管设置多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根毛细管共同作用,有效的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分,保持植物生长。
可选的,所述毛细管内设置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棉线将水箱内的水导入到生态袋中,使得水箱内的水更容易为植物提供水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1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防水用预制板
- 下一篇:被动房地下室采光棚用无热桥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