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5945.X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练;张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华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F16L5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5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修复 导流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其技术要点包括与所述管道修复段上游相连通的导流管,所述管道修复段上游在导流管与管道修复段之间可拆卸设有第一封堵组件,且所述导流管远离管道修复段上游的一端连接有暂存池,所述暂存池与导流管相通。本申请有利于提高管道修复段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各种管道经过多年运行后,由于腐蚀、运行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泄露,容易带来经济损失,但全线更换新管道,不仅工程量庞大,而且耗资大、工程期长。因此,管道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管道修复技术包括补焊修复、EA管道修复等,其中,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管道修复时,若管道的修复段内有水将影响管道的修复效果,因此,在对管道的修复段进行修复之前,需要将管道内的水外导,使得管道内的水不要进入管道的修复段。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以提高管道修复段的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管道修复段的修复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包括与所述管道修复段上游相连通的导流管,所述管道修复段上游在导流管与管道修复段之间可拆卸设有第一封堵组件,且所述导流管远离管道修复段上游的一端连接有暂存池,所述暂存池与导流管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修复段上游在导流管与管道修复段之间可拆卸设置第一封堵组件,第一封堵组件可以拦截管道修复段上游的水,同时,设置与管道修复段上游连通的导流管,导流管与暂存池连通,从而管道修复段上游的水会通过导流管进入暂存池内,使得管道修复段上游的水不会经过管道修复段,有利于使管道修复段保持干燥状态,具有提高管道修复段的修复效果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暂存池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管道修复段下游通过连接管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与溢流口连通的一端高于连接管与管道修复段下游连通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暂存池设置溢流口,溢流口与管道修复段下游通过连接管连通,使得暂存池内的水可以透过溢流口并经过连接管进入管道修复段下游,可以预防暂存池内的水出现满池而溢出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靠近管道修复段上游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第二封堵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在靠近管道修复段上游的一端设置第二封堵组件,当管道修复段修复完毕后,可以恢复管道的正常通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堵组件与第二封堵组件均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封堵组件的密封圈与管道修复段上游的内壁相抵紧,所述第二封堵组件的密封圈与导流管的内壁相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板,在封堵板的外周侧设置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管道修复段上游的内壁或导流管的内壁相抵紧,有利于提高封堵组件的堵水效果,在对管道修复段进行修复的时候,有利于使得管道修复段能够处于干燥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封堵板的顶部凸起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板的顶部凸起设置把手,把手的设置具有便于拆卸将封堵组件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连接有限制封堵板上移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制封堵板上移的限位组件,有利于提高封堵组件的堵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华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华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5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
- 下一篇:注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