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泵自动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0625.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9/02;F04D29/58;F04D2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85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泵自动散热结构,包括自吸泵、外散热板、密封板、内散热板和分隔板;自吸泵包括泵体、驱动电机和安装座,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底座,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底座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外散热板位于电机本体外侧,外散热板、密封板、电机本体和电机底座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内散热板位于电机本体和外散热板之间,内散热板与电机本体之间通过导热硅脂传递热量,分隔板将所述密封腔体分隔成多个气体流道;每个气体流道两端均设有风扇;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本体两侧风扇的配合,使内外散热板之间形成快速气流,从而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有效解决了自吸泵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吸泵自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中,一般都需要使用二氧化氯对污水进行杀菌和脱色。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带有辛辣气味的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将二氧化氯水溶液注入到污水中,二氧化氯对污水中的病毒芽孢、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它主要利用对细胞壁的吸附和通过功能,进入到细胞内部,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二氧化氯对于污水脱色,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污水处理厂中需要持续向污水中注入二氧化氯水溶液,目前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污水处理厂内设置用于存放和调配二氧化氯水溶液的存放池,由于二氧化氯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所以在存放池旁边设置自吸泵来抽取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将二氧化氯水溶液持续注入污水中;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在抽取二氧化氯时,一般选用内部耐腐蚀性能较好的自吸泵。
污水处理厂中是以定期补充的方式对存放池内的二氧化氯水溶液进行补充,由于自吸泵的负载受进水端水位影响较为严重,而存放池内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较为明显,导致自吸泵抽取二氧化氯水溶液时的负载波动较大,自吸泵的驱动电机很容易因为负载的频繁波动而大量发热,且自吸泵本身不与液体接触,不能像一般水泵那样依靠周围的液体将大量热量带走,导致驱动电机容易出现热量堆积;自吸泵的驱动电机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不仅会导致耗能增加,还会加速驱动电机的老化,缩短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污水处理厂用于抽取二氧化氯的自吸泵存在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泵自动散热结构,包括自吸泵,所述自吸泵包括泵体、驱动电机和安装座,所述泵体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底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泵体连接,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底座与安装座固定连接,还包括外散热板和两个密封板。
所述外散热板为弧形板结构,外散热板位于电机底座上方,外散热板位于电机本体外侧,外散热板的内弧面朝向电机本体,外散热板的内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与电机底座密封连接。
所述两个密封板分别位于外散热板的左右两侧,密封板分别与外散热板、电机本体和电机底座密封连接。
所述外散热板位于电机本体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位于电机本体同一侧的多个通孔横向均匀分布,通孔位于外散热板下端靠近电机底座的位置,所述每个通孔内均设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散热板分别与电机底座和密封板密封连接,密封板再分别与电机本体和电机底座密封连接,使外散热板、密封板、电机本体与电机底座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位于电机本体前后两侧的外散热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风扇,当开启风扇后,位于电机本体一侧的多个风扇向所述密封腔体内充入空气,位于电机本体另一侧的多个风扇将所述密封腔体内的空气抽出,通过两组风扇的配合,使电机本体和外散热板之间形成快速气流,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被快速气流带走,从而有效解决了驱动电机热量堆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沉性卵或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槽
- 下一篇:一种导轨式快速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