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1895.6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环亭;王沛栋;曾现琛;孔宁宁;李少斐;徐春红;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34;H01F27/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场 线圈 电流 互感器 结构 | ||
1.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壳(1),所述外保护壳(1)上半部设置有上保护壳(2),所述上保护壳(2)底部设置有下保护壳(3),所述上保护壳(2)、下保护壳(3)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安装板(4),所述侧安装板(4)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上保护壳(2)、下保护壳(3)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6),所述外保护壳(1)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8),所述固定板(7)中心处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中心处贯穿设置有导线(10),所述上保护壳(2)顶部设置有缺口槽(11),所述外保护壳(1)内部设置有防护壳(12),所述防护壳(12)中心处设置有电流互感器(13),所述电流互感器(13)包括铁芯(14),所述铁芯(14)表面缠绕设置有绕组(15),所述电流互感器(13)中心处设置有支撑筒(16),所述电流互感器(13)与防护壳(12)之间填充有绝缘层(17),所述防护壳(12)内部设置有减振组件(18),所述防护壳(12)外周侧设置有加强筋(19),所述加强筋(19)内部设置有三角支架(20),所述减振组件(18)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固定件(21),所述减振组件(18)内部设置有减震柱(22),所述减震柱(22)外周环绕设置有减振弹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板(4)对称分布在上保护壳(2)两侧,所述侧安装板(4)对称分布在下保护壳(3)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孔(5)等距离分布在侧安装板(4)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孔(5)内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上保护壳(2)与下保护壳(3)之间通过设置与第一安装孔(5)内部的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对称分布在外保护壳(1)两侧,所述第三安装孔(8)内径尺寸与第二安装孔(6)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孔(6)与第三安装孔(8)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固定板(7)与外保护壳(1)之间通过设置于第二安装孔(6)与第三安装孔(8)内部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通孔(9)内径尺寸与导线(10)外径尺寸相使适配,所述导线(10)活动插接在通孔(9)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11)贯穿上保护壳(2)壳体内外壁,所述缺口槽(11)为矩形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13)内径尺寸与支撑筒(16)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电流互感器(13)活动卡接在支撑筒(16)外周侧,所述支撑筒(16)内径尺寸与导线(10)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导线(10)活动插接在支撑筒(16)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7)材质为环氧树脂,所述绝缘层(17)均匀浇注于电流互感器(13)与防护壳(12)之间,所述电流互感器(13)通过绝缘层(17)与防护壳(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8)呈矩阵等角度圆周分布在绝缘层(17)外周侧,所述减振组件(18)的数量为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9)呈矩阵等角度圆周分布在防护壳(12)外周侧,所述加强筋(19)的数量为4个,所述防护壳(12)通过加强筋(19)与外保护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支架(20)呈三角固定结构,所述三角支架(20)一端通过螺栓与防护壳(12)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支架(20)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外保护壳(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线圈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23)螺旋环绕设置在减震柱(22)外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18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科翻身用保护头套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司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