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4132.7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55;A63B24/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透动 静脉 康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其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拉力训练器,放置于操作平台上,且该拉力训练器包括用以显示参数的显示器,和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拉力器;VR康复眼镜,用以播放标准康复训练视频和播报相应动作的语音指令。通过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帮助动静脉痿周边的血管内径保持穿刺直径,并能保证血液流速达到透析标准,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另外,通过VR康复眼镜内的操作流程和真人康复运动教程视频,用于患者在使用康复系统时的科学使用和教学指导,在康复运动的同时加强动静脉痿日常健康护理的教学,对患者科学完成日常护理起到较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康复系统,特别是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属于血液净化治疗技术,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引入至透析器中,可以有效的弥散分离血液,清除血液中分布的小分子毒素,从而减少毒素对肾功能的损伤作用。
临床上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通路,与临床导管的应用相比,不仅能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等)的发生,同时兼具维护费用较低,使用周期长等优势。动静脉瘘从开始手术到待内瘘成熟,需要6到8周的形成期,在成熟后才能进行血液透析。另外,需要建立理想成熟的动静脉内瘘,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维护才能让动静脉瘘周边的血管内径和血液流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通过理论研究和使用血透动静脉瘘康复仪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看出,康复功能锻炼对动静脉内瘘的形成和使用时间都有较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动静脉瘘周边的血管内径保持穿刺直径,并能使血液流速达到透析标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通常由以下两种,一种是橡皮圈或橡皮球,其具有轻巧、便于携带的优点,然而却无法显示患者进行握力训练的次数和力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患者的恢复训练;另一种是电子握力器,其可以显示训练力度和次数,然而对于训练的姿势,力度以及握力时间的控制无法精确掌控,对于亟需进行恢复训练的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患者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严格控制患者康复训练的姿势、力度、计数以及握力时间的康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包括:
工作台,其上设置有操作平台;
拉力训练器,放置于操作平台上,且该拉力训练器包括用以显示参数的显示器,和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拉力器;
VR康复眼镜,用以播放标准康复训练视频和播报相应动作的语音指令。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平面,并在显示平面的一侧设置有主界面按钮,系统设置按钮以及启动/暂停按钮。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拉力训练器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其中,显示器和拉力器安装于第一支臂上,且第二支臂上设置有用以放置患者手臂的支撑平台。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支撑平台沿厚度方向向上凸起形成凸台,其中,在凸台上设置有凹部。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该凹部包括U型凹槽,且该U型凹槽的轴线方向与拉力器的拉伸方向相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凸台上靠近拉力器一侧的表面为平面设置,凸台上远离拉力器一侧的表面为斜面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血透动静脉痿康复系统中,拉力器包括拉力手柄,且在拉力手柄上连接有用以患者握拳的握力手柄,以及用以调节握力手柄松紧度的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未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4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