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4639.2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苏少燕;龚雨荷;王荣祥;刘丽红;李坤兰;王才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户外 腐蚀 特征 动态 分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其属于环境腐蚀监测领域,包括检测箱、控制器、显示屏和无线连接模块;检测箱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测试铜板的安装槽,安装槽内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接电极;控制器设置于检测箱内,且通过接电极连接位于安装槽内的测试铜板,用于检测测试铜板的阻值,并输出显示信号;显示屏连接控制器,接收显示信号,并显示环境腐蚀速率值;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模块连接远程控制中心,并将检测结构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在显示屏上观察到环境腐蚀速率,且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从而即实现了就地检测,也实现了远程传输数据,本申请具有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腐蚀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
背景技术
环境腐蚀检测试验一般采用金属作为检测媒介,将金属暴露在大气自然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蚀,并检测金属被腐蚀前后的重量对比,从而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环境腐蚀速率。
目前,人们常用金属锌或者铜进行检测,一些试验往往是在室内进行,但是针对一些特殊区域,或者特殊环境,需要将检测设备放置在待检测的环境中进行环境腐蚀检测试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进行环境腐蚀检测试验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就地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有时候需要进行远程检测,将结果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再进行结果分析,而目前使用的检测设备往往不能兼顾以上两种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检测设备既能满足就地检测又能满足远程传输数据,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户外腐蚀特征动态分析仪,包括检测箱、控制器、显示屏和无线连接模块;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测试铜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相对的两个侧壁设置有接电极;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检测箱内,且通过所述接电极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测试铜板,用于检测测试铜板的阻值,并输出显示信号;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显示信号,并显示环境腐蚀速率值;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模块连接远程控制中心,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在显示屏上观察到环境腐蚀速率,且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将检测结果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从而即实现了就地检测,也实现了远程传输数据,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杆、固定杆和连接环;所述安装杆一端连接固定杆的一端,且安装杆和固定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为尖刺状结构;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径;当所述检测箱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时,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连接环,使得固定套筒抵接连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检测箱时,将限位杆穿过固定套筒和连接环,再通过安装杆将安装组件固定在待检测区域,从而实现检测箱的安装,提高了检测箱安装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组件安装的位置并没有使得连接环正对固定套筒时,可以将连接环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从而实现安装组件和检测箱的连接,提高了安装组件的安装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转接部件;所述转接部件包括转接柱和转接块;所述转接柱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杆靠近安装杆的端部,且与所述安装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远离所述转接柱的一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使用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固定套筒位于检测箱的同一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和限位槽的配合提高了安装组件和检测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4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