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6470.4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满鑫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外科 伤病 骨骼 夹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包括PE抗压板,PE抗压板的内壁左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气囊,气囊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右侧贯穿气囊内壁左侧,充气管左侧贯穿PE抗压板左侧并活动插接有密封塞,PE抗压板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左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贴扣,PE抗压板内壁且在气囊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壁和气囊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上设置的气囊和充气管,使得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部充气,气囊充气膨胀后其右侧能够更好的贴合患者脚踝的弧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
背景技术
夹板固定法是指用扎带或绷带把木板、竹板、硬纸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现有的骨折夹板大多呈“L”型设置,在对踝关节进行固定时不能够很好的贴合踝关节的弧度,导致固定力度不足,容易松动而失去固定效果,使复位的骨折移位,而且,在对踝关节进行固定时,需要包裹住足跟,由于骨折夹板通常需要在患者骨折部位固定六周左右,足底部的夹板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地面等位置变得很脏,影响到患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具备贴合踝关节,不易弄脏足底夹板等优点,解决了常规夹板不能够贴合踝关节的弧度和容易弄脏足底夹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包括PE抗压板,所述PE抗压板的内壁左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右侧贯穿气囊内壁左侧,所述充气管左侧贯穿PE抗压板左侧并活动插接有密封塞,所述PE抗压板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左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贴扣,所述PE抗压板内壁且在气囊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和气囊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PE抗压板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衬布,所述衬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沿垂直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和对接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对接环的内部,所述PE抗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其中海绵垫的内壁与患者腿部之间相互贴合,所述衬布的正面沿垂直面矩形阵列开设有透气孔,该结构设置,使得海绵垫能够与患者腿部之间相互贴合不会留有间隙,从而使得该装置整体与患者腿部以及踝部更加的贴合,不会导致复位的骨折再度移位,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透气孔的设置的使得衬布更加的透气,患者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其中弹力绑带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粘贴扣和第二魔术贴,该装置在使用时第二粘贴扣的另一侧和第二魔术贴的另一侧之间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弹力绑带能够通过第二魔术贴和第二粘贴扣的连接被固定住,从而使得该装置方便被固定在患者腿上,装置整体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其中防护结构包括棉垫,所述棉垫的顶部与PE抗压板底部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棉垫的左侧以及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尼龙片,所述尼龙片靠近PE防护板中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该结构设置,使得棉垫能够通过第一粘贴扣和第一魔术贴的连接与PE防护板之间连接固定,棉垫被弄脏之后方便更换,不会影响到患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外科骨伤病的外骨骼夹板装置,其中第一魔术贴的位置与第一粘贴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棉垫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棉罩,所述棉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该结构设置,棉罩能够对患者脚趾部位起到保护作用,防滑橡胶垫能够起到防滑作用,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的时候该装置底部能够防滑,患者不容易摔倒造成二次伤害,使得该装置整体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满鑫,未经黄满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6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组件及应用其的龙头
- 下一篇:一种拼装式铝合金车厢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