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6489.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红石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6 | 代理人: | 谭科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手术 术后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侧设置有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和鼻梁架,所述扣环的一侧与镜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与扣环的内侧固定连接。该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的镜框,以及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药剂罐、盖子和导流管的配合设置,使镜框佩戴在病患的头部上后,硅胶圈能够通过弹性带的活动性,找到用户的眼镜部分,从而使硅胶圈能够通过固定块上的定位圈能够贴合在用户的眼皮和眼眶上,从而使硅胶圈的中部能够对准病患的眼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眼睛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眼睛的使用愈加频繁,人们的眼睛出现疾病的记录也随着增加。当人们眼睛患有疾病的时候,可能会需要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来对眼睛进行治疗。
在微创手术后,会将具有治愈效果的药液喷洒在消毒棉或者病患的眼睛上,再通过纱布和消毒棉将病患的眼睛包扎上,避免细菌感染的同时,也能够给病患的眼睛进行治疗和护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纱布和消毒棉给病患做眼部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并不能方便病患自主进行上药和换药,此时就需要病患不断的往返与医院,而眼睛在被包扎后,病患本身视线就受阻,在往返的路途中就更加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从而就导致了现有的换药护理方式十分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病患在眼科换药护理期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并且不便于病患在家自主换药护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侧设置有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和鼻梁架,所述扣环的一侧与镜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与扣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圈的一侧与弹性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硅胶圈的顶部嵌入,所述定位圈的一侧与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镜框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孔一位于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所述导流孔二位于导流孔一的底壁开设,所述消毒棉的一侧与固定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鼻梁架位于镜框内侧的中部设置。
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捆绑环、绑带、连接块、插管、药剂罐和导流管,所述捆绑环的一侧与镜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绑带的一侧与捆绑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镜框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插管的一侧与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药剂罐的一侧与插管的中部插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镜框的一侧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罐包括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侧与药剂罐的入口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镜框的一侧并延伸至镜框的内部与固定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导流孔一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药剂罐的出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鼻梁架的内侧包括有海绵,所述海绵的一侧与鼻梁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捆绑环分别位于镜框的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位于镜框内底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6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效果好的可移动衣柜
- 下一篇:一种防止堵料的变螺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