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点炭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7139.4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博;梁连增;田桂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博盛不锈钢铁艺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F23Q7/02 | 分类号: | F23Q7/02;F23J15/06;F23L1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郭莹莹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点炭机 | ||
1.一种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炭箱(6),可拆卸设置在点炭箱(6)下方的用于收集灰渣的灰箱(3),可拆卸设置在点炭箱(6)上方的并能够吸收利用点炭箱(6)余热的温水箱(7),可拆卸设置在点炭箱(6)后方用于过滤烟尘的滤烟箱(4),所述温水箱(7)设有点炭腔一(73)和存水腔(75),所述点炭箱(6)、点炭腔一(73)和滤烟箱(4)依次连通,点炭箱(6)产生的烟尘经过点炭腔一(73)将热量传递给存水腔(75)后,从滤烟箱(4)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节能点炭机还包括预热风箱(8)及烤箱(9);所述点炭箱(6)和温水箱(7)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预热风箱(8)或烤箱(9),所述点炭箱(6)固定放置于支架(1)上,所述温水箱(7)、预热风箱(8)及烤箱(9)内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截面尺寸形状相同且连通的点炭腔一(73)、点炭腔二(83)及点炭腔三(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炭箱(6)包括箱体一(60)、炉箅板(61)、炉头(62)、聚风筒(63)、鼓风管(64)、出灰盒(65)、连通孔一(610)、取炭口(611)及箱门五(615);所述聚风筒(63)上端敞口设置且固定穿过箱体一(60)底部设有的中心孔,所述炉头(62)设置在聚风筒(63)中部,所述聚风筒(63)的侧壁上位于炉头(62)下方位置设有与鼓风机(2)相连通的鼓风管(64),聚风筒(63)下端设置有用于灰渣排出的出灰盒(65),所述炉头(62)上方设置有安装在箱体一(60)内的炉箅板(61),所述箱体一(60)前壁上开设有用于取出已点燃炭的取炭口(611),且取炭口(611)设置炉箅板(61)上方,所述取炭口(611)上铰装有具有密封作用的箱门五(615),所述箱体一(60)上壁开有与温水箱(7)的点炭腔一(73)截面形状尺寸相同的连通孔一(610),所述连通孔一(610)紧贴前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62)下部连接燃气管(69),炉头(62)的燃气出口设置于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炭箱(6)还包括盒板一(66)、盒板二(67)、插板(68)、销柱(612)、限位栏(613)及固定栏(614);所述出灰盒(65)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作开关门的盒板二(67)及盒板一(66),且盒板二(67)和盒板一(66)的接触面为相互搭接的L型,所述销柱(612)一端转动安装在盒板一(66)上,另一端插入安装在盒板一(66)上的限位栏(613)内,所述插板(68)安装在销柱(612)上,且通过销柱(612)旋转插入固定栏(614)内,所述固定栏(614)安装在盒板二(67)上,用于保持盒板二(67)及盒板一(66)的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点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箱(7)包括箱体二(70)、放炭口一(71)、放炭口二(72)、点炭腔一(73)、排风管一(74)、存水腔(75)、限位器(76)、注水口(77)、出水口(78)、溢水口(79)、箱门一(710)、箱门二(711)及连通孔二(712);所述箱体二(70)内设置有点炭腔一(73),所述点炭腔一(73)紧贴箱体二(70)的前壁和下壁设置,点炭腔一(73)下端敞口设置,该敞口为与连通孔一(610)连通的连通孔二(712),箱体二(70)前壁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点炭腔一(73)连通的放炭口一(71)及放炭口二(72),放炭口一(71)上铰装有具有密封作用的箱门一(710),放炭口二(72)上铰装有具有密封作用的箱门二(711),所述点炭腔一(73)与箱体二(70)间形成存水腔(75),所述存水腔(75)上壁设有注水口(77),存水腔(75)侧壁上靠近下壁位置设有出水口(78),存水腔(75)后壁上靠近上壁位置设有控制水位的限位器(76),存水腔(75)与出水口(78)同一侧壁上开设有溢水口(79),所述溢水口(79)高度位置介于限位器(76)与箱体二(70)上壁之间,所述排风管一(74)设置于点炭腔一(73)的后壁偏上位置,排风管一(74)贯穿存水腔(75)通至箱体二(70)外部并与吸风管(4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博盛不锈钢铁艺制品厂,未经哈尔滨市博盛不锈钢铁艺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71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