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3194.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0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翟东辉;庞巧东;冯光伟;李剑锋;徐涛;郭冬芬;赵通阳;刘春丽;李孟洋;王德勇;刘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E02B5/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杜雪丽;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狭小 空间 复合 生态 护坡 | ||
1.一种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
U形渠道,由多块交替铺设的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连接而成,所述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均具有第一水土交换孔,且相邻两块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之间具有第二水土交换孔;
透水防护组件,具有一第一透水单元和两个第二透水单元,所述第一透水单元铺设在所述U形渠道的底部与土体之间,且U形渠道的每个背水面与土体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透水单元;以及
生态护坡结构,自所述U形渠道的顶部倾斜向外延伸,所述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U形渠道的每个斜坡上的生态护坡,且每个所述生态护坡均为由多层固土单元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错台搭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固土单元的高度0.4 m~0.6m,且每层固土单元的错台宽度为0.5m~0.8m,使生态护坡的坡度≤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的顶端高程高于防洪水位且低于岸边,且位于生态护坡上方的所述斜坡的坡度≤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固土单元的临水面与所述U形渠道的间距为0.5m~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一对U形槽,每个所述U形槽均具有底板、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两个U形槽间隔设置,其间隙形成所述第一水土交换孔;
一上连接单元,具有一对沿河流方向设置的上连接梁,其中一个所述上连接梁浇筑在两所述第一边墙顶部,另一个上连接梁浇筑在两所述第二边墙顶部;及
一下连接单元,具有一对沿河流方向的下连接梁,其中一个所述下连接梁浇筑在两个第一边墙下部,另一个下连接梁浇筑在两个第二边墙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U形槽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腋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块的所述上连接梁和所述下连接梁的长度相同,且第一预制块的上连接梁两端的悬臂长度和其下连接梁两端的悬臂长度相等;
所述第二预制块的上连接梁和其下连接梁的长度相同,且第二预制块的上连接梁两端的悬臂长度和其下连接梁两端的悬臂长度相等,使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之间围成所述第二水土交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土交换孔和第二水土交换孔沿河流方向的宽度相等,且每个第一水土交换孔和第二水土交换孔内设置有碎石填充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块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其包括开设在第一预制块的每个上连接梁两端面的上凹槽,和开设在第一预制块的每个下连接梁两端面的下凹槽;
所述第二预制块还包括第二连接单元,其包括设置在第二预制块的每个上连接梁两端面的上凸台,和设置在第二预制块的每个下连接梁两端面的下凸台,所述上凸台卡装在所述上凹槽内,所述下凸台卡装在所述下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狭小空间的复合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渠道的顶高程高度低于常水位0.3 m~0.5m,使得最下层的所述固土单元浸泡在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31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渠或沟渠专用U形预制块
- 下一篇:一种简易式电能计量表用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