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5910.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连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景方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1C15/00;E04H17/00;E02B17/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安全 生态 水系 建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包括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和中间栖息地结构,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位于所述河道内部,所述左岸护坡结构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均由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和花卉种植槽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位于所述植被斜坡和所述河道之间,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是由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暗桩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位于所述支撑台顶端,所述生态土壤位于所述围护套筒内部,所述浮游平台位于所述生态土壤顶端。有益效果:能够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动物提供安全栖息地,避免水对河岸的冲刷,同时能够对道路排涝,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系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近年来实施了多个大面吹填造地工程,极大的缓解了新城建设的土地供应问题。为了满足防汛排涝的要求及新城生态景观的要求,围区内规划布置河道、湖泊、湿地、水塘等多种形式的水系,组合形成理想的水系布局。其中人工湖可增加水面形态,提高水面面积,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人工湖和河道结构基本上较为简单,缺少对河道水系生态健康的维护,功能性较为单一。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包括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和中间栖息地结构,所述左岸护坡结构位于所述河道的一侧,所述右岸护坡结构位于所述河道的另一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位于所述河道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左岸护坡结构和所述右岸护坡结构分别均由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和花卉种植槽构成,所述观景人行道位于所述植被斜坡和所述河道之间,所述花卉种植槽位于所述观景人行道的两侧,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是由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支撑暗桩的顶端,所述围护套筒位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所述生态土壤位于所述围护套筒的内部,所述浮游平台位于所述生态土壤的顶端,所述浮游平台和所述植被斜坡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植被层。
进一步的,所述观景人行道的底端设置有砂石基层。
进一步的,所述植被斜坡的底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砂石基层并与所述河道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道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观景人行道靠近所述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围栏。
进一步的,所述河道的底端设置有水底植被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中间栖息地结构的间隔距离为500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暗桩、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围护套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左岸护坡结构、右岸护坡结构、河道、中间栖息地结构、植被斜坡、观景人行道、花卉种植槽、支撑暗桩、支撑台、围护套筒、生态土壤和浮游平台构成的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从而能够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动物提供安全栖息地,避免水对河岸的冲刷,同时能够对道路排涝,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景方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景方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5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防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锡槽回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