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控制磨牙三维方向移动的辅助正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9292.9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4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兰;叶雨丝;冯格;胡波;宋锦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A61C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1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控制 磨牙 三维 方向 移动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控制磨牙三维方向移动的辅助正畸装置,包括塑料基托、放置在第一磨牙的舌侧的磨牙固位金属底板、放置在第二双尖牙的舌侧的固定金属底板、放置在第一双尖牙的舌侧的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以及用于对第二磨牙提供三维移动牵引力的金属加力钩,磨牙固位金属底板、固定金属底板、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和金属加力钩均通过连接杆与塑料基托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正畸无创控制后牙三维方向移动的一体化装置,一体成型保证加力效果;成本低,临床操作简单方便;可同时实现三维方向牙齿移动;可配合全口固定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或独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使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控制磨牙三维方向移动的辅助正畸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正畸是通过在牙齿上使用矫正器械,在牙齿之间产生矫治力来矫正不整齐的牙齿。现在,常见的正畸方式多为在每个牙齿上安装固定的托槽及矫治弓丝进行施力的方式来矫正牙齿。
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多数患者需要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如磨牙出现锁颌情况时,则希望牙齿能够唇向/舌向移动;当磨牙关系是II类/III类时,则希望磨牙能够进行矢状向的移动;当磨牙伸长时,则希望磨牙能够在垂直向实现移动。但由于磨牙在牙弓中的位置靠后,矫治弓丝的作用无法完全表达,对磨牙的三维方向控制欠佳,常常需要采用一些正畸装置来辅助调控磨牙的三维移动。
现有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牙槽骨相应部位植入微种植钉来提供支抗以获得希望的牙齿移动、避免不希望的牙齿移动。微种植钉植入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治疗方式,存在局部炎症、脱落、折断等风险;同时对患者的年龄、解剖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并非所有患者都具备条件可以进行微种植钉植入,如上颌窦底过低、牙槽骨发育不成熟、根尖孔未闭合等情况下,都不宜采取这种方式。
除了微种植钉,也有其他的辅助治疗装置,如横腭杆、Nance腭托等。但这些装置有较大局限性,如大多装置只能实现一个维度的牙移动;下颌辅助装置设计制作困难;采用弓丝弯制或者采用铸造的方式,相较于CAD/CAM技术,非一体化制作,精密度和强度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非侵入性的无创方式实现可以控制磨牙三维方向移动的辅助正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控制磨牙三维方向移动的辅助正畸装置,包括塑料基托、放置在第一磨牙的舌侧的磨牙固位金属底板、放置在第二双尖牙的舌侧的固定金属底板、放置在第一双尖牙的舌侧的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以及用于对第二磨牙提供三维移动牵引力的金属加力钩,所述磨牙固位金属底板、固定金属底板、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和金属加力钩均通过连接杆与塑料基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磨牙固位金属底板、固定金属底板和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均采用CAD/CAM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口腔内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的磨牙固位金属底板、固定金属底板和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的连接杆相对塑料基托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料基托紧贴口腔内的粘膜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料基托、磨牙固位金属底板、固定金属底板、双尖牙固位金属底板和金属加力钩均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非侵入性的无创方式实现三维方向正畸牙移动。
2、采用CAD/CAM制作方式,数字化个性设计,制成一体化装置,可以更好适配患者口内情况,使得牙齿移动更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运平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咯血患者用转运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