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9331.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娟;王小慧;孙成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71 | 分类号: | A61B5/271;A61B5/28;A61B5/32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李亮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感应 监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涉及心率采集技术领域,以解决在心电监测仪使用中,原有的心电监测仪没有安装蓝牙感应无线自动传输装置,导致心电监测仪和监测头之间还需要用长长的数据连接线连接,造成心电监测仪的操作步骤繁琐并降低了心电监测仪的实用性的问题,包括仪器壳;所述仪器壳为空心长方形结构,且仪器壳左端外侧面上镶嵌心电监护仪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信号发送器由长方形和圆柱形组成的,且信号发送器下端凸出的连接头插件安装在信号连接孔的居中内侧,信号发送器类似便携式无线网络传输的装置,心电监护仪器将取消现有的心电监护仪与病人身体的链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率采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
背景技术
心电监测仪器主要是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经心电导联线传入处理器,血压经压力传感器变成电信号传入处理器,呼吸活动由呼气、吸气造成胸腔电阻的改变经心电导联及心电活动同时传入处理器,处理器将来自患者体内的电信号放大,借助系统内部的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一种波形或者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予报警,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和结果输出。
例如专利号为CN211432894U的专利,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电监测仪,包括底座、主机及电极贴片。其中底座具有转接电极;主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电极贴片包括粘接片、信号采集电极、信号传输电极和隔离圈,所述粘接片自所述底座侧向延伸,所述信号采集电极设于所述粘接片,并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电极与所述转接电极电连接,所述隔离圈设于所述信号采集电极外周并避位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所述隔离圈包括吸水层和隔水层,所述吸水层和所述隔水层自所述粘接片的边缘向中心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心电监测仪具有监测精度高的优点。
在心电监测仪使用时,原有的心电监测仪的检测装置接触头与仪器之间均用长长的数据线连接,造成心电监测仪监测装置过于繁琐,再长的连接线在使用时也会出现长度不够的问题,导致仪器不能完全的适用于任何的使用需求和使用场地,影响仪器的日常使用,还需要在仪器收纳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对连接线的单独收纳,增加了仪器的后期收纳工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以解决在心电监测仪使用中,原有的心电监测仪没有安装蓝牙感应无线自动传输装置,导致心电监测仪和监测头之间还需要用长长的数据连接线连接,造成心电监测仪的操作步骤繁琐并降低了心电监测仪的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蓝牙感应的心电监护仪,包括仪器壳;所述仪器壳为空心长方形结构,且仪器壳左端外侧面上镶嵌心电监护仪器;所述心电监护仪器的后端固定安装信号发送器;所述仪器壳包括传输孔、触头固定孔、保险丝、散热孔和信号连接孔,所述仪器壳右侧前端分别竖向开设一组圆形传输孔和一组圆形触头固定孔,且仪器壳左侧后端面上安装一对保险丝,保险丝的右侧开设圆形的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外侧环扣安装圆形镂空的保护罩,散热孔的左端靠下位置固定安装信号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心电监护仪器包括传输头和监测头,所述心电监护仪器的右侧连接固定一组用于数据传输线路,且数据传输线路分别对应连接着一组传输孔,传输孔的居中内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一组由圆柱和一对长条组成的传输头,且传输头的对应右侧固定安装一组圆柱和不规则圆环组成的监测头,监测头固定安装在触头固定孔的居中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送器由长方形和圆柱形组成的,且信号发送器下端凸出的连接头插件安装在信号连接孔的居中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孔和触头固定孔相互对应,且传输孔和触头固定孔无缝贴合安装上一组传输头和监测头,传输孔的居中内侧均开设长方形的空心孔,且触头固定孔的居中内侧均开设圆环状的空心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透患者专用采血针
- 下一篇:一种试验用混凝土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