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拉索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9495.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玉;童远美;樊飞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胡蓉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拉索,包括:索本体、紧固装置、防震装置、密封装置、夹紧装置、防护端盖、锚板、支撑筒、防护筒以及保护套,保护套环绕在所有索本体外,保护套一端连接有防护筒,防护筒通过支撑筒连接到锚板,锚板背离防护筒一侧被防护端盖盖住,防护筒与保护套的连接处安装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用于将所有索本体捆绑在一起,在防护筒靠近保护套的一端内安装供索本体穿过的防震装置,在防护筒另一端内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水进入到支撑筒内,支撑筒、锚板以及防护端盖均被索本体穿过,在防护端盖与索本体之间间隙中填充有第一防腐蚀层。该斜拉索解决现有技术中防腐蚀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用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斜拉索。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921119548.2的斜拉索,包括斜拉索本体、锚固装置、防护管体、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以及除湿系统,斜拉索本体的两端均设有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外套设有锚垫板,该锚垫板将锚固装置分隔成前端和后端,防护管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锚垫板密封连接,且锚固装置的前端位于该防护管体内,第一保护罩与锚固装置的后端连接,第二保护罩与锚垫板密封连接,且第一保护罩被收容在第二保护罩内,第二保护罩开设有气腔以及与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气腔与防护管体的内部连通,除湿系统用于给其中一个气腔提供干燥气体。
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锚固装置免受腐蚀,但是防腐蚀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斜拉索,解决现有技术中防腐蚀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拉索,包括:索本体、紧固装置、防震装置、密封装置、夹紧装置、防护端盖、锚板、支撑筒、防护筒以及保护套,保护套环绕在所有索本体外,保护套一端连接有防护筒,防护筒通过支撑筒连接到锚板,锚板背离防护筒一侧被防护端盖盖住,防护筒与保护套的连接处安装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用于将所有索本体捆绑在一起,在防护筒靠近保护套的一端内安装供索本体穿过的防震装置,在防护筒另一端内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水进入到支撑筒内,支撑筒、锚板以及防护端盖均被索本体穿过,在防护端盖与索本体之间间隙中填充有第一防腐蚀层,在支撑筒与索本体之间填充有第二防腐蚀层,第一防腐蚀层和第二防腐蚀层均采用防腐润滑脂阻蚀密封蜡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防震装置包括:防震圈、第一螺栓、固定块、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以及第一螺钉,在防护筒内壁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第一螺钉安装有第一安装环,固定块至少有两块,在两固定块之间夹持有防震圈,防震圈采用弹性橡胶材料支撑,防震圈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防震圈与固定块紧贴,防震圈供第一螺栓和索本体穿过,第一螺栓小端与第一安装环螺纹连接,第一螺栓大端将第二安装环压紧在防震圈上。
优选的是,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筒、第一压紧环、第二压紧环、第一隔离圈、第二螺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中间环以及导向环,密封筒位于防护筒内,密封筒一端固定在支撑筒一端,密封筒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压紧环,第一压紧环靠近支撑筒一侧固定有导向环,导向环位于密封筒内,导向环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小端位于导向孔大端靠近支撑筒一侧,导向孔供索本体穿过,中间环将第一密封圈压紧在导向环上,第二压紧环通过第一隔离圈将第二密封圈压紧在中间环上,第二压紧环通过第二螺栓与导向环连接,第一隔离圈用于防止防腐润滑脂阻蚀密封蜡与第二密封圈接触。
优选的是,夹紧装置包括:夹片、第三压紧环、第二螺钉、空心螺栓以及碟簧,在锚板上开设有供索本体穿过的穿孔,在穿孔靠近防护端盖的一端凹陷形成插孔,每一插孔均供三个以上的夹片插入,每一插孔内的夹片外均环绕有弹性圈,弹性圈用于保持位于所述插孔内的夹片不会脱离,插孔内壁用于挤压夹片夹紧索本体,夹片一端被碟簧一端推动,碟簧另一端被空心螺栓推动,空心螺栓安装在第三压紧环上,第三压紧环通过第二螺钉与锚板连接。
优选的是,在锚板靠近密封装置一侧安装有第四压紧环,第四压紧环将第二隔离圈压紧在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9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进行物件放置的托盘
- 下一篇:一种基于IGCC的MDEA溶液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