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磁力与摩擦力结合的二段式储能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4488.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张红旗;包曼;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06;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力 摩擦力 结合 二段式 制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力与摩擦力结合的二段式储能制动装置,涉及汽车的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操作部分、电磁制动部分、储能部分和摩擦制动部分。把制动装置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电磁制动,第二段为摩擦与电磁结合的双重制动,控制这两段的制动方式是通过制动踏板踩下后,推动杆推动的距离来触发两种制动方式的开关。在车辆减速时,先依靠电磁力来制动,避免了直接摩擦,进而有效延长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过度高温使得刹车失灵,而且在电磁制动阶段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储存起来,节约了资源;在车辆紧急制动时,制动装置进入第二段,使用摩擦力与电磁力双重制动,提高了制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制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储能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车辆上的必备装置,传统制动装置普遍原理为依靠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摩擦,把车辆动能转化为热能释放掉,以此来使车辆减速制动。
传统制动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散发后浪费掉了,更严重的是在某些时候频繁制动会使得摩擦片过度高温,导致刹车失灵发生危险;其次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不断磨损,长期使用会产生安全隐患,需要定期维护更换;如果采用单一的电磁制动装置,虽然能避免制动摩擦片高温,但是在车低速状态下,电磁力很小,不足以完全制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力与摩擦力结合的二段式储能制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力与摩擦力结合的二段式储能制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磁力与摩擦力结合的二段式储能制动装置,包括操作部分、电磁制动部分、储能部分和摩擦制动部分。
所述制动装置的操作部分的组件包括制动踏板、绝缘底座、金属导体、导电金属片、弹簧和推动杆,把制动装置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电磁制动,第二段为摩擦与电磁结合的双重制动,控制这两段的制动方式是通过制动踏板踩下后,推动杆推动的距离来触发两种制动方式的开关。
所述电磁制动部分的组件包括传动轴、导电金属圆筒、电刷、永磁体、线圈和导线。把制动盘与导电金属圆筒用传动轴连接起来,把线圈两端焊接在导电金属圆筒上,在线圈旋转处加上一对永磁体,使得线圈旋转起来时能切割永磁体产生的磁感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线圈未形成回路,没有电流,所以不受电磁力的作用。当车辆需要减速时,踩下制动踏板,车辆首先进入制动第一段的电磁制动,线圈的回路依靠电刷和导线接通后线圈中有电流通过,随即产生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的电磁力,即安培力,车辆得到减速,由于不产生直接摩擦,所以不会产生大量的热。
所述储能部分的组件包括稳压器和储能装置。在电磁制动的电路接通时,线圈切割磁感线会发出电流,但由于车速不稳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恒定,所以线圈两端先接入稳压器,线圈产生电流后经过稳压器的整流、滤波后,再由稳压器输出我们想要的的电能,储存起来供给其他元件使用。
所述摩擦制动部分的组件包括制动盘、活塞、液压油、刹车钳、制动摩擦片和刹车总泵。在车辆低速行驶时,产生的安培力较小,不足以使得车辆制动,若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仅靠电磁制动不能快速制动。此时制动装置应进入制动第二段的摩擦与电磁结合的双重制动。踩下制动踏板的过程中,线圈始终保持闭合状态,一直收到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安培力,同时推动刹车总泵中的液压油去推动刹车钳中的活塞,进而使得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摩擦,可以实现电磁与摩擦双重制动,使得制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辆减速时,先依靠电磁力来制动,避免了直接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进而有效延长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过度高温使得刹车失灵;在电磁制动阶段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储存起来,节约了资源;在车辆紧急制动时,使用摩擦力与电磁力双重制动,提高了制动效果;在车辆低速行驶或者需要完全制动时,虽然电磁力很小,但是仅依靠摩擦制动就可以达到制动目的,安全性有保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未经张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4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管桩防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铣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