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5562.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余肇佳;何嘉成;许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玛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神机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5 | 代理人: | 许尤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主体和定位卡块,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废气进口,且废气进口的内部安装有废气防尘芯,所述废气进口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外部设置有输气管道,所述定位卡块设置于输气管道的右侧,且定位卡块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菌液回收箱,且菌液回收箱的内侧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内侧设置有集菌液板,且集菌液板的上方设置有惰性填料板,所述惰性填料板的上方安装有高压喷洒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惰性填料板贯穿于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这样可以方便对惰性填料板进行更换或者拆卸清洗,以此确保装置处理废气的效果更加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制造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不可逆转,对地球环境造及人来生活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需求变得尤为重要,最为突出的是生物法废气处理。
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不能达到回收利用的问题,以及烟尘大量吸附在装置内部的问题,且不方便对惰性填料板进行更换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不能达到回收利用的问题,以及烟尘大量吸附在装置内部的问题,且不方便对惰性填料板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法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主体和定位卡块,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废气进口,且废气进口的内部安装有废气防尘芯,所述废气进口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外部设置有输气管道,所述定位卡块设置于输气管道的右侧,且定位卡块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菌液回收箱,且菌液回收箱的内侧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内侧设置有集菌液板,且集菌液板的上方设置有惰性填料板,所述惰性填料板的上方安装有高压喷洒头,且高压喷洒头的右侧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菌液回收箱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出菌管道,且第一出菌管道的上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菌管道,且第二出菌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涂层,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菌体培养箱。
优选的,所述惰性填料板贯穿于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且惰性填料板与处理装置主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并且惰性填料板与高压喷洒头之间为相互对齐。
优选的,所述菌体培养箱通过第一出菌管道、水泵和第二出菌管道与菌液回收箱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第一出菌管道贯穿于菌液回收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沿菌液回收箱的内壁均匀分布,且防腐层与菌液回收箱的内壁之间构成多层涂覆结构,并且菌液回收箱与集菌液板之间为焊接连接,同时集菌液板的结构为凹型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废气防尘芯与废气进口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废气防尘芯的外壁尺寸与废气进口的内壁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通过定位卡槽和定位卡块与废气进口之间构成扣合结构,且输气管道通过密封套与废气进口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菌管道与保温涂层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且第二出菌管道与保温涂层之间构成多层涂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惰性填料板贯穿于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这样可以方便对惰性填料板进行更换或者拆卸清洗,以此确保装置处理废气的效果更加好,菌体培养箱通过第一出菌管道、水泵和第二出菌管道与菌液回收箱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这样使用后的菌液还可以重复利用,以此起到的节约环保的作用,以此菌液回收箱内部的菌体可以直接回到菌体培养箱再次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玛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玛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5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