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9216.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凯;杨卓;朱烈;刘彤;黄毅能;许晗;喻定成;徐攀;黎大钊;关智彦;唐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卢颂昇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作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包括支撑件、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处理器和蓄电池;支撑件包括刚性框架、底部垫板和顶部垫板,顶部垫板和底部垫板分别固定在刚性框架的顶面和底面;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与顶部垫板固定连接,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具有压缩检测端,压缩检测端的受力轴线竖直设置且压缩检测端与底部垫板相抵接;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均与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用于为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处理器供电。本实用新型的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其能够测量试验中的加载的载荷并将载荷数据发出,从而避免试验作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检测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静载试验是检测领域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模拟桩基实际受力特点,通过主梁、分布梁、支墩等搭建静载试验台,在台上放置试验所需的配重石块(配重石块大于静载试验最大荷载1.2倍),试验中通过检测桩与主梁之间的千斤顶向上施加荷载,主梁与千斤顶之间设置了垫板(垫板具有弹性,受力形变后能够在撤力后自行恢复)以均匀受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基本原理,相当于对桩基进行加载,从而达到试验的目的。
静载试验一般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将最大试验荷载等分了10份,逐级进行加载试验并记录桩顶沉降,从而了解桩基的施工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试验过程中是否施加了最大的试验荷载,这也是静载试验领域最容易作弊的地方,但是一直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常规的监管一般靠人工随机检查,效率低下,且自动化程度低。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载试验易作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其能够测量试验中的加载的载荷并将载荷数据发出,从而避免试验作弊。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载试验防作弊装置,包括支撑件、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处理器和蓄电池;
所述支撑件包括刚性框架、底部垫板和顶部垫板,所述刚性框架呈立方体型,所述顶部垫板和所述底部垫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刚性框架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刚性框架的侧面设有侧板;
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和所述蓄电池均位于所述刚性框架内;
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顶部垫板固定连接,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具有压缩检测端,所述压缩检测端的受力轴线竖直设置且所述压缩检测端与所述底部垫板相抵接;
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所述处理器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检测端抵接所述底部垫板的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刚性框架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顶部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纵向排布的若干安装孔,所述自恢复式压缩位移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均匀地平行排布在所述刚性框架内,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面与所述顶部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下端面与所述底部垫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梁设有四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设有显露在所述刚性框架外的数据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光信号传输装置
-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