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3126.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詹刚;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28 | 分类号: | B08B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自动 冲洗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包括支架、冲洗管和旋转喷淋球,所述支架用于支撑转瓶;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朝上设置,所述旋转喷淋球与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旋转喷淋球对放置于支架的转瓶自动旋转冲洗,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用疫苗原代贴壁细胞转瓶培养工艺中,在接种病毒后,需要对贴壁细胞转瓶使用缓冲溶液进行倒置冲洗,以去除细胞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含量,使用疫苗成品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含量不高于50ng/ml,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通则3411。
现有的倒冲洗装置大多是采用不锈钢管直接对准倒置的贴壁细胞转瓶底进行500ml至800ml/分钟流量的缓冲溶液冲洗5至6分钟,在冲洗过程中需要操作员不停的转动倒置的转瓶,由于转瓶较重,操作人员在进行洗换的工序中进行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容易在操作中产生疲劳而减少转动转瓶的次数从而不利于去除贴壁细胞中的牛血清白蛋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轻工作人员在清洗转瓶工作中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上瓶自动冲洗装置,包括支架、冲洗管和旋转喷淋球,所述支架用于支撑转瓶;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朝上设置,所述旋转喷淋球与所述冲洗管的出口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冲洗转瓶时,将含有贴壁细胞的转瓶倒置于支架,使转瓶接受旋转喷淋球的自动旋转冲洗;在此过程中,无需对转瓶进行人为的转动,只需要进行冲洗计时,到达冲洗时间后把转抱取下来进行下一步工序操作,整体工作过程操作简便,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力强度,有利于减少工作人员因疲劳而减少转动转瓶的次数的情况,使贴壁细胞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尽可能受到充分的冲洗,使牛血清白蛋白含量更容易符合的标准;另外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后,可减少工作人员身体出汗的情况,从而减少汗液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旋转喷淋球的下方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有排放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喷淋球冲洗转瓶的废液流入集液槽内,再从排放管向外定点排放,便于对废液进行收集处理。
可选的,所述集液槽的槽口边缘设有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液槽的边缘有利于提高集液槽上部的强度,有利于减少集液槽的上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翻边位于所述集液槽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设置于集液从的内侧,有利于减少翻边的边缘刮擦工作人员身体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翻边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翻边的凸面朝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的横截面设为弧形且凸面向上,使翻边与集液槽的槽壁之间的连接处过渡更为平滑,使该部位握持时的触感更为柔和,便于搬动转移集液槽;并且弧形的翻边相较于普通的翻边,其结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变形。
可选的,所述集液槽的侧壁的上开部设有弧形缺口。
冲洗转瓶前,需要先将原本容置于转瓶内的液体倒出,转瓶内的液体可倒入集液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倾倒转瓶内的液体时,将转瓶向集液槽的一侧翻倒,使转瓶的外周壁与弧形缺口的边缘抵接,使转瓶受到弧形缺口的定位作用,从而使转瓶不易滚动,有利于工作人员稳定地倾倒转瓶中的液体。
可选的,所述弧形缺口的边缘设有弧形加强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加强边可以与转瓶的外周壁贴合,使转瓶受到进一步定位作用,有利于减少转瓶在倾倒液体时两端发生上下摆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3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迷宫气道式炉排防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水作用的防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