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3327.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国;张维;陈云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4;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收集 壳体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涉及负压井技术领域,其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上连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水管,所述井体开口端边缘位置成型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可拆卸承接有井筒,所述井筒远离所述井体的一侧安装有盖板;所述井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安装负压抽吸部件的套筒。本申请具有负压污水处理井适用性强、便于安装维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压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污水收集系统中,受环境地质、地形等因素影响,会使用负压真空方式收集区域内排放的污水,所以负压收集系统在污染源排水点附近必须设置专用负压污水收集井。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污水收集井多只包含一单一的井体结构,井体内连通设置有负压管等负压抽吸部件,通过负压管将井体内的污水抽吸到负压收集站内集中处理。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负压污水收集井需要埋入地面以下且埋设环境多变,这就要求负压污水收集井要具备易于安装且能适应于不同埋设环境的效果,同时也要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对收集井内负压管等负压抽吸部件进行检修,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负压污水收集井的安装和适应于不同埋设环境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污水收集井壳体结构,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上连通设置有至少一根进水管,所述井体开口端边缘位置成型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可拆卸承接有井筒,所述井筒远离所述井体的一侧安装有盖板;
所述井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安装负压抽吸部件的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增加井体埋入地底的深度时,选用不同长度的井筒可拆卸固定在承接台上,方便了负压污水收集井的安装,且通过改变井筒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埋设环境的效果,提高了负压污水收集井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井体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加强筋板对井体进行加固,提高了井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实际使用中,当井体埋入地面后,加强筋板增加井体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减少井体受到泥土挤压上浮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的顶板;所述套管与所述井体同轴或偏心设置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井体底壁的一端,其边缘搭接于所述承接台台面上,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负压污水收集井内的污水通过透水孔进入套管内,透水孔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并将套管固定在顶板上,提高了套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井体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套管位置的限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限位结构对套管进行限位,减少了套管在井体内晃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套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井体的直径沿井体高度方向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整体呈锥台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体呈下大上小的形状,当井体受到泥土挤压时,井体上浮受到阻力,有助于减少井体上浮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井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井体靠近所述承接台的侧壁沿其径向向内凹陷,形成一环形喉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喉管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井体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井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承接台与所述井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承接台与井体之间的承重能力。
优选的,所述喉管、承接台与所述井体可拆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3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