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静脉血采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3555.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钱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康利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静脉血 采血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静脉血采血机构,包括采血针头及与所述采血针头的末端连接的软管;还包括针座,所述采血针头的后段穿入并固定于所述针座中;所述针座的末端具有供所述软管包覆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具有通道,所述采血针头的后端穿入所述固定柱的通道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由于采血针头的后端会直接与软管连通,避免了针座本身内部漏血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洁便于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静脉血采血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护人员通常需要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液采集以便进行疾病的诊断等,但是常见的采血针通过是通过较为复杂的针座机构进行固定并输送至软管中,如附图1所示的目前常用的采血针机构,其中,所用到的针座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极易造成针座机构本身各结构的连接处以及软管与针座的连接处出现漏血的情况,不仅血液造成污染,医护人员还会面临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组装简单且安全的采血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静脉血采血机构,组装简单且采血过程中不会出现漏血隐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静脉血采血机构,包括采血针头及与所述采血针头的末端连接的软管;还包括针座,所述采血针头的后段穿入并固定于所述针座中;所述针座的末端具有供所述软管包覆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具有通道,所述采血针头的后端穿入所述固定柱的通道中。
进一步,所述针座为一体加工成型结构,从而可以避免了针座本身漏血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采血针头的后端穿出所述固定柱的通道并直接伸入所述软管内。由此防止了血液经过针座内部的通道再进入软管而发生漏血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针座内具有供所述采血针头的后段穿入并固定的穿孔;位于所述针座的后段的穿孔的外侧壁与所述针座的后段的侧壁之间具有开口向下的环形槽;所述穿孔的末端的侧壁为所述固定柱,所述穿孔的末端为所述固定柱的通道,所述软管自所述环形槽的末端开口插入并包覆在所述固定柱的外周。从而使得软管易定位易安装。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伸出所述环形槽,从而便于软管的套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软管的端部顶在所述凸台上。从而对软管的安装进行了限位,以便软管安全有效的安装到位。
进一步,所述针座为透明针座。利于操作人员观察针座内部的血液流动状况。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软管为过盈配合,从而再次提高了软管的安装牢固性。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软管涂覆有胶。以便软管与针座的牢固结合,不易脱落。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由于采血针头的后端会直接与软管连通,避免了针座本身内部漏血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洁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采血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血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针座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常规采血机构10,针座结构20,前针座201,后针座202,采血针单元30,软管单元40;
采血机构100,采血针头1,后段11,采血针头的后端12;软管2;针座3,针座的末端31,固定柱32,固定柱的通道321,凸台322,穿孔33,针座的后段34,后段的穿孔341,穿孔341的外侧壁342,针座后段的侧壁343,环形槽3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康利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康利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3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五金弹片快速控制回弹模具
- 下一篇:一种纸巾机的送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