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9032.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彭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耀科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0B21/1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量化 铝合金 轮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涉及汽车轮毂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轮毂主体和轮胎稳定装置,所述轮毂主体包括内轮毂、支撑柱、抵触块、支撑三角杆、外轮毂和内杆,所述外轮毂内设有所述内轮毂,所述内轮毂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和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所述支撑三角杆和所述内杆,所述外轮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轮胎稳定装置包括稳定箱,所述稳定箱包括稳定块,所述稳定箱内固定安装多个弹簧,所述稳定块与多个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稳定箱的底部与所述轮毂主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弹簧,所述稳定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使用块,所述内轮毂上开设有使用槽,所述支撑柱内设有收集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现行铝合金车轮铸造技术,无论低压铸造、重力铸造,车轮整体均为实芯结构,产品外表以内为实体铝合金材质。现有的这种实体的铝合金轮铸重量普遍偏重,而强度性能仅一般,而且现有的轮毂在安装轮胎时,轮胎外胎不易在轮毂内稳定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轮胎稳定装置,所述轮毂主体包括内轮毂、支撑柱、抵触块、支撑三角杆、外轮毂和内杆,所述外轮毂内设有所述内轮毂,所述内轮毂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和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所述支撑三角杆和所述内杆,所述外轮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轮胎稳定装置包括稳定箱,所述稳定箱包括稳定块。
优选的,所述稳定箱内固定安装多个弹簧,所述稳定块与多个所述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定箱的底部与所述轮毂主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弹簧。
优选的,所述稳定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使用块,所述内轮毂上开设有使用槽,所述支撑柱内设有收集辊,所述使用块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收卷在所述收集辊上。
优选的,所述绳索贯穿所述内轮毂和所述抵触块位于所述内杆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轮毂主体、内轮毂、支撑柱、抵触块、支撑三角杆、外轮毂和内杆的设置,抵触块位于内圈的不同角度处,而且通过支撑柱、抵触块和支撑三角杆形成一个稳定支撑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保证了受力的均匀程度和稳定性能,并且外轮毂表面设有通孔区别于传统的实面设置,大大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轮胎稳定装置、稳定箱、弹簧、稳定块、使用槽、绳索和收集辊的设置,将外圈轮胎卡入到外轮毂和稳定块之间,通过弹簧的弹性推力夹紧,保住了轮胎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外轮毂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支撑三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轮胎稳定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耀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耀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9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