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1969.4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9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洪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宇知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2;H01F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子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不 退磁 外转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包括前端盖、定子、转子轴、永磁转子、导热铝件、法兰盘、转子铁芯、永磁铁、外层附加磁极、内层附加磁极和阻磁空隙。电机运行时,永磁转子中永磁体的磁场,是通过永磁转子的外层附加磁极和内层附加磁极之后,再与定子构成闭合磁路,电机运行时,定子磁场通过相应的附加磁极始终与永磁转子的磁场形成同方相闭合磁路,定子磁场对永磁转子中的永磁体只有充磁作用,可确保电机转子永不退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技术和永磁材料的发展,永磁电机以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数等优势,在发电机系统及电动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永磁电机大多包括前端盖、后端盖、电机外壳、定子、永磁转子、风叶、风罩及轴承等组件。但现阶段的永磁电机其转子上的永磁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退磁现象。一种是因电机温度过高引起的永磁体退磁现象,另一种是因电枢反应引起的退磁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退磁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包括前端盖、定子、转子轴和永磁转子,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导热铝件,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导热铝件上,所述转子轴套设于所述前端盖和导热铝件内,且与前端盖和导热铝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永磁转子设置于所述法兰盘上,且通过法兰盘套设于定子外;所述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呈圆周阵列于所述转子铁芯上,并将转子铁芯分为外层附加磁极和内层附加磁极,所述转子铁芯上对应所述永磁铁两侧设置有阻磁空隙。
进一步,所述转子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前端盖和导热铝件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电机运行时,永磁转子中永磁体的磁场,是通过永磁转子的外层附加磁极和内层附加磁极之后,再与定子构成闭合磁路,电机运行时,定子磁场通过相应的附加磁极始终与永磁转子的磁场形成同方相闭合磁路,定子磁场对永磁转子中的永磁体只有充磁作用,可确保电机转子永不退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永磁转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前端盖1、定子2、转子轴3、导热铝件4、法兰盘5、转子铁芯6、永磁铁7、外层附加磁极8、内层附加磁极9、阻磁空隙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永不退磁的外转子电机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宇知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宇知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1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皇浆低温循环冷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布置的数据中心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