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4115.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生;曾志恩;檀东宇;温秋镇;俞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36/04;F17D1/14;F04B49/10;F04B5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林祥成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黑 生产 污水 污泥 过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它包括污水沉淀池、可移动式污泥泵、带搅拌装置的过渡槽、加压泵和压滤板框;所述污水沉淀池包括设在左边带污水进口的进水道、中间多级沉淀池和右边带污水池出口的出水道;所述可移动式污泥泵的污泥泵进口管伸入一级沉淀池,出口管接至过渡槽;所述过渡槽设有溢流口通过溢流管接至二级沉淀池,该过渡槽的底部出口一路连接加压泵进口管,另一路连接排污管;所述加压泵的出口管道经压力表后连接至压滤板框,压滤板框出水管接至末级沉淀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白炭黑生产过程中污水泵因堵塞造成污泥泵电机过载而烧毁和泵磨损严重造成设备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法白炭黑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沉淀法白炭黑生产流程包括沉淀反应、老化、压滤、洗涤、制浆和喷雾干燥。洗涤后的废水挟带着一些过滤后的细小物料一起进入污水沉淀池,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生产污水如过滤机渣泥水、水玻璃溶解沉淀污水等,也依次流经几个串连的污水沉淀池,污水中的固态物料因流速缓慢而自然沉降于池内,澄清后的废水则经中和过滤后达标排放。现有情况为沉淀在池中的污泥通过人工采用高压水冲洗搅拌后,再用污泥泵将浆液抽出并打至过滤板框进行压榨脱水,该污泥泵不仅要将污泥抽出还要求污泥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6Mpa以上以满足过滤板框压榨脱水要求,成了一泵二用;脱落下来的渣泥外运,滤液仍流回污水沉淀池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因浆料内颗粒细小,粘结性强,泵抽入时有部分呈块状,且打入过滤机需保持较高的压力,电机在高电流下工作,一有堵塞经常造成污泥泵电机过载而烧毁,或泵磨损严重,设备维修量大,严重影响了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增加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成本低、使用高效可靠的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以有效的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且处理系统正常进行,确保满足环保要求达标排放,解决现有白炭黑生产过程中污水泵因堵塞造成污泥泵电机过载而烧毁和泵磨损严重造成设备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包括污水沉淀池3、可移动式污泥泵4、带搅拌装置7的过渡槽6、加压泵8和压滤板框14;所述污水沉淀池3包括设在左边带污水进口2的进水道、中间多级沉淀池和右边带污水池出口11的出水道;所述可移动式污泥泵4的污泥泵进口管1伸入一级沉淀池,出口管接至过渡槽6;所述过渡槽6设有溢流口通过溢流管5接至二级沉淀池,该过渡槽6的底部出口一路连接加压泵进口管9,另一路连接排污管10;所述加压泵8的出口管道经压力表13后连接至压滤板框14,压滤板框出水管12接至末级沉淀池。
所述污水沉淀池3的中间多级沉淀池是四级。
污泥泵、过渡槽及搅拌装置、加压泵、过滤板框组成。所述的污泥泵为可移动式砂浆泵或三相潜水泵,且其抽液管为橡胶内衬钢丝软管,可弯曲移动使用。过渡槽为φ1.6钢制自制容器。加压泵为市售砂浆泵。
本实用新型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白炭黑生产过程中污水泵因堵塞造成污泥泵电机过载而烧毁和泵磨损严重造成设备维修成本高的问题,保证企业正常环保达标;
(2)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高效可靠,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污泥泵进口管1、污水进口2、污水沉淀池3、可移动式污泥泵4、溢流管5、过渡槽6、搅拌装置7、加压泵8、加压泵进口管9、排污管10、污水池出口11、压滤板框出水管12、压力表13、压滤板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白炭黑生产中污水池污泥泵防过载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4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油管用新型管夹组件
- 下一篇:除菌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