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人员识别的智能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6476.X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臻雨;刘红;马高峰;曹学军;魏嘉翀;刘华强;殷娜;贾春磊;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站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89;F24F13/02;F24F1/0007;F24F7/04;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8 | 代理人: | 黄纯能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人员 识别 智能 空调 系统 |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人员识别的智能空调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工控机、墙面控制器、风机盘管、新风管、电动新风阀和分布式温控器;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门正上方,对进出室内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所述工控机安装在室内,所述双目摄像头与工控机相连;所述墙面控制器安装在室内墙上,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风机盘管安装在室内顶部,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新风管安装在室内顶部,与室外连通,所述电动新风阀安装在新风管上,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分布式温控器安装在室内,并与工控机相连。利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室内空调系统的调节延迟、室内环境恶化、室内人员在空调系统做出反应前会感觉不舒适等情况,并实现人少减量、人走停机的节能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人员识别的智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室内空调冷负荷的组成中,人员发热是室内的主要冷负荷源。当室内人员变化时,人员发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会缓慢通过空气传热传质传递到常规技术的空调温控器处,无法被室内空调系统及时感知,导致室内空调系统的调节延迟,室内环境恶化,室内人员在空调系统做出反应前会感觉不舒适。此外,人员减少时,室内负荷降低,常规空调系统也无法及时感知并降低供冷或供热量,无法及时进行节能运行。因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室内空调系统的调节延迟、室内环境恶化、室内人员在空调系统做出反应前会感觉不舒适等情况,并实现人少减量、人走停机的节能运行的基于机器视觉人员识别的智能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人员识别的智能空调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工控机、墙面控制器、风机盘管、新风管、电动新风阀和分布式温控器;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门正上方,对进出室内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所述工控机安装在室内,所述双目摄像头与工控机相连;所述墙面控制器安装在室内墙上,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风机盘管安装在室内顶部,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新风管安装在室内顶部,与室外连通,所述电动新风阀安装在新风管上,并与工控机相连;所述分布式温控器安装在室内,并与工控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风机盘管为2台以上,均布在室内顶部。优选风机盘管为8台。当然,也可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以合理布置。
进一步,所述分布式温控器为2个,其中,1个分布式温控器对应4台风机盘管。当然,也可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以合理布置。
进一步,所述新风管安装在室内顶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双目摄像头识别采集到进入室内的人数,进而通过工控机准确计算室内冷负荷和新风量,再迅速对风机盘管和新风管进行精确预调节,可避免室内空调系统的调节延迟、室内环境恶化、室内人员在空调系统做出反应前会感觉不舒适等情况,并实现人少减量、人走停机的节能运行;通过分布式温控器进行区域监测,再通过工控机、风机盘管进行温控,在提升舒适度的同时可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目摄像头,2.工控机,3.墙面控制器,4.风机盘管,5.新风管,6.电动新风阀,7.分布式温控器,8.会议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站,未经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6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试验用通用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室内综合环境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