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9177.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江鸿;马珊珊;陈振雨;王志文;黄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曾倩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皮肤 损伤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包括刀柄和刀片,所述刀柄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刀片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刀片的一端插设在滑槽内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拆卸的连接机构。该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能够使得学生在对动物进行皮肤损伤造模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刀片的伸出长度,保证下刀深度的准确,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并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实现对刀片的快速更换,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解剖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医学院都有自己的生物实验室等,供学生们完成实验课程。而在动物皮肤损伤造模实验中需要对动物进行解剖,学生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完成解剖过程。
对于学生而言,其对于解剖过程的把握并不是十分的精确,解剖时对于刀具的下刀深度把握不精准,下刀深度过短会导致解剖部位解剖不到位,需要再次进行下刀,耗费实验的时间,而下刀深度过深则容易伤及其他不需要进行解剖的部位,导致解剖实验不成功,且浪费供解剖的动物活体,并且,现有的解剖刀结构都比较单一,只有一个刀柄和刀片,每一把解剖刀的功能单一,且在解剖时需要根据需求选用解剖刀,但这样重复更换刀具,会给工作环境造成混乱,使得解剖过程存在诸多不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便于皮肤损伤造模的工具,包括刀柄和刀片,所述刀柄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刀片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刀片的一端插设在滑槽内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拆卸的连接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安装块,所述固定块与安装块的侧壁固定,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插孔的侧壁插设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上端贯穿安装块的侧壁并个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在第一安装孔内滑动,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以及第一安装孔的侧壁相抵,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倾斜设置的滑动面,所述滑槽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上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在滑动面上滑动,且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条形开口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滑槽的上侧壁设置有多个阵列设置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有T形卡块,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T形卡块以及第二安装孔的侧壁相抵。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块侧壁上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固定套设在移动杆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以及第三安装孔的侧壁固定。
所述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与固定杆相匹配。
所述刀柄的侧壁上设置有尺寸刻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9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耦合式梳式筛煤机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