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纽扣自动钻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0707.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4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湖县海华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纽扣 自动 钻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服装纽扣自动钻孔设备,涉及纽扣钻孔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打孔腔,所述打孔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纽扣排版板,所述纽扣排版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锁定槽,所述打孔腔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料通道,所述打孔腔的内顶壁设置有钻孔器,所述打孔腔内壁的一端开设有触发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纽扣排版板的使用,通过锁定槽对纽扣进行快速固定和排版,通过顶动杆的使用,承接纽扣排版板的位移和推力,然后将位移行程传递给随动阀门,控制随动阀门的移动行程,通过随动阀门和活动块的使用,控制入料腔通道的开合,活动块将多余纽扣推入纽扣回收槽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纽扣钻孔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纽扣自动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纽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纽扣主要是石纽扣、木纽扣、贝壳纽扣,后来发展到用布料制成的带纽扣、盘结纽扣,盘结纽扣在我们服装的发展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装功能扣件向服装装饰过渡,中式盘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纽扣形式,是用各种布料缝成细条,盘结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式纽扣,中式盘扣造型优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态的工艺品,可以说是我国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中式盘扣除具有与其他纽扣同样的使用价值,较多地用来装饰和美化服装,特别是应用在民族服装上,更加体现出其服装的美感。
服装纽扣的钻孔是纽扣成型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在服装纽扣的钻孔过程中,自动钻孔设备在对待钻孔的纽扣进行排版固定,传统的的自动钻孔设备结构过于复杂,进而导致服装纽扣的自动钻孔设备不易维护和维修,同时也导致使用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纽扣自动钻孔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纽扣自动钻孔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打孔腔,所述打孔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纽扣排版板,所述纽扣排版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锁定槽,所述打孔腔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料通道,所述打孔腔的内顶壁设置有钻孔器,所述打孔腔内壁的一端开设有触发腔,所述触发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设置有阳极触点,所述触发杆的一端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触发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阴极触点,所述打孔腔内壁的另一侧开设有阀门通道,所述阀门通道内壁的一侧插接有顶动杆,所述顶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壳体一端的顶部依次开设有纽扣回收槽和入料腔,所述纽扣回收槽内壁的底端设置有摆动阀门,所述入料腔内壁的底端开设有阀门槽,所述阀门槽的内壁插接有随动阀门,所述随动阀门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打孔腔内壁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纽扣排版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固定块,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固定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纽扣排版板用于呈接纽扣。
进一步的,所述纽扣排版板的一端与触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触发杆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的外侧与触发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触发腔为触发杆提供活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纽扣回收槽的底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与活动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将多余纽扣推入纽扣回收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随动阀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随动阀门用于开启和关闭入料腔所在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槽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放槽,所述排放槽的底端与排料通道的顶端对应,所述锁定槽用于固定纽扣和为钻孔提供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触点与阴极触点相对应,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触发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阳极触点与阴极触点接触时,纽扣排版板到达一端的停止点,此时钻孔器被启动开始运转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湖县海华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建湖县海华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0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