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1934.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8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包括承台,承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基桩机构,基桩机构包括外桩体和安装板,外桩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承台底部,外桩体底部固定有地基桩头,外桩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内桩体,内桩体底端延伸至外桩体内部的下方,内桩体顶端延伸至安装板上方并固定有调节机构,承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调节机构位于安装孔内部,外桩体上部的外壁上套设有稳固机构;外桩体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斜板,斜板的斜边靠近内桩体设置,两个斜板的外侧均固定有支撑杆,外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斜孔,支撑杆与斜孔间隙配合,内桩体下部的外壁与斜板的斜边紧密贴合。增大基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升基桩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建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筑中,由于建筑物要长期承受水流的冲击,因此,建筑基桩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核心,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强度,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往往采用水泥钢筋浇铸而成,基桩表面为直线光滑型结构,基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内含水量较多,容易发生土壤松动,导致基桩产生松动、移位,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小,容易发生松动、移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建筑基桩,包括水平设置的承台,承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基桩机构,基桩机构包括外桩体和固定套设在外桩体顶部外周的安装板,安装板的边缘处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螺纹孔,外桩体通过穿过螺纹孔的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承台底部,外桩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外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桩头,地基桩头呈尖刺状,外桩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内桩体,内桩体的底端延伸至外桩体内部的下方,内桩体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板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内桩体旋转的调节机构,承台底部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贯穿承台的安装孔,调节机构位于安装孔内部,外桩体上部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用于防止基桩机构发生左右偏移的稳固机构;外桩体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斜板,斜板为直角梯形结构,斜板的斜边靠近内桩体设置,两个斜板的外侧沿竖直方向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向下倾斜设置的支撑杆,外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斜孔,支撑杆的自由端贯穿斜孔并与斜孔间隙配合,内桩体的下部呈锥形并位于两个斜板之间,内桩体下部的外壁与斜板的斜边紧密贴合。
优选地,内桩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固定连接有钢塑土工格栅,内桩体顶部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浇筑孔,内桩体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溢流孔。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内桩体顶部外周的旋转盘,浇筑孔开设在旋转盘上,旋转盘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抓手。
优选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外桩体外部的固定盘,固定盘呈椭圆形,固定盘位于支撑杆的上方,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插杆,插杆的底端呈尖刺状。
优选地,安装板呈圆形,安装板内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桩体的外壁上,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边缘处。
优选地,地基桩头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1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