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带机械除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5351.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程浩川;周康康;孟凡军;陆术晓;周吕明;胡火明;赵家贵;王军;汤荣;徐刚强;曹毅;倪明亮;王勇;游平飞;叶明清;何飞;蒋文龙;王广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5/00;B24B41/02;B24B55/12;B08B3/02;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钢带机械除鳞设备,包括横机壳和竖机壳,竖机壳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除鳞刷,两个除磷刷的中间分别穿插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横机壳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除磷刷之间的竖机壳上对称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竖机壳上方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下端固定连通有若干清洗管,清洗管下端位于竖机壳内;除磷刷下方的竖机壳内设置有收集板,收集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钢带除磷后不能将钢带表面残留的粉屑清除,粉屑飞溅,对设备造成损伤且容易误伤人员,安全性低且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带机械除鳞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带钢压延生产制造时需要经过酸洗来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皮等杂质,将钢带在酸洗槽内进行酸洗,酸洗槽内设置酸洗液,钢带与酸洗液发生化学作用,利用酸洗液与钢带表面氧化皮的化学反应去除氧化皮。这类加工方式需要利用较强酸性的酸洗液,并且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利用酸洗的方式去除氧化皮时,酸洗液无法得到反复利用,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经过化学反应后的废弃酸洗液如果不得到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对用过的酸洗液进行处理则需要增加生产成本。在酸洗过程中,容易发生过酸洗,酸洗液容易对钢带表面的金相组织造成破坏,容易造成钢带氢脆。而且酸洗完成后需要对钢带表面进行中和处理,操作过程复杂,成本高,中和处理不当容易在钢带表面残留酸液,残留的酸液容易使钢带再腐蚀,缩短钢带成品的存放时间。
现有技术是利用纯机械的方式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皮等杂质,能提高钢带的生产质量,防止钢带表面金相组织受到破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但是该技术对钢带除磷后不能将钢带表面残留的粉屑清除,而且粉屑飞溅,对设备造成损伤且容易误伤人员,安全性低且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带机械除鳞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钢带除磷后不能将钢带表面残留的粉屑清除,粉屑飞溅,对设备造成损伤且容易误伤人员,安全性低且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钢带机械除鳞设备,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机壳和竖机壳,竖机壳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除鳞刷,两个除磷刷的中间分别穿插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竖机壳并位于横机壳内与横机壳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除磷刷之间的竖机壳上对称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竖机壳上方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下端固定连通有若干清洗管,清洗管下端位于竖机壳内;除磷刷下方的竖机壳内设置有收集板,收集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将除磷刷设置在横机壳和竖机壳内,粉屑不会飞溅出来,避免误伤人员;水箱和清洗管的设置,能够将粉屑冲洗掉,粉屑被冲落到收集板上,污水通过收集板上的小孔到竖机壳下部。
进一步,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靠近收集板较低一侧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与竖机壳固定连接,且收纳箱与竖机壳相接触一侧开设有通道口,通道口下端与收集板下端在同一水平;由于收集板倾斜设置,粉屑能够从收集板滑落到收纳箱中。
进一步,所述收纳箱内滑动连接有抽屉,抽屉下端开设若干小孔,抽屉下方的收纳箱与竖机壳下方固定连通;粉屑通过通道口滑落到抽屉中,多余的水能够通过抽屉下端的小孔到进到收纳箱下方;一段时间后,将抽屉滑出清理里面的粉屑。
进一步,所述收集板下方的竖机壳内设置有污水过滤板;冲洗钢带之后的水经过污水过滤板后可以二次使用。
进一步,所述污水过滤板下方的竖机壳一侧固定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中间设置有水泵,输水管另一端与水箱固定连通;输水管能够将竖机壳下部的水回吸到水箱中二次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5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任意角度偏转的半剖式充气泵
- 下一篇:一种可任意角度旋转的充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