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9360.X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禄涛;吴震;秦立鹏;白利;叶笛;姜峰;孙永方;王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承式钢箱 连续 拱桥 结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承式钢箱连拱桥钢混结合段包括:包括圆柱形墩柱、变截面钢混结合段和钢箱拱脚三部分;其中,钢混结合段垂直安装在圆柱形墩柱上;所述钢箱拱脚嵌入钢混结合段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了方形拱脚和圆形桥墩的结合,减少了上部结构的自重以及墩柱的混凝土用量,但是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抗剪钢筋布置方便且密集,钢混结合段的整体性更强,抗剪能力更强;增加了角隅部分的应力扩散措施,减小了应力集中现象;钢混结合段内外和四周均对称浇筑,防止产生不均匀外力使得拱脚移位;钢混结合段的大体积施工,混凝土硬化产生的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
背景技术
孔跨恒载累计至各边墩的不平衡推力,因此桥墩部分的设计施工不容忽视。为了抵抗各孔自重及超长联温度力累计引起的拱脚不平衡推力,将各钢箱拱脚和混凝土墩固结形成钢混结合段。钢混结合段的构造主要以钢拱脚的受力为主,混凝土包裹并填充拱脚节段。使其成为整体结构,辅助钢拱脚受力,从而将桥梁上部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合理的传递到下部混凝土墩柱上,有效避免了拱脚受力不均衡和裂缝的产生。
现有的上承式连拱桥施工方法有很多,一般使用支架法或者劲性骨架方法施工。现有的上承式连拱桥多为混凝土桥梁。目前钢管拱桥的拱肋截面均为单圆管形、哑铃型或桁架型。钢混结合段均为拱脚斜插入方形承台,承台嵌入地基用多排桩进行固定。拱桥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
现有的钢混结合段的拱脚施工工艺流程:安装墩柱钢筋和安装墩柱模板→浇筑墩柱下部混凝土→搭设墩外支架→安装并定位拱脚→安装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钢混结合段模板→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养护、拆模。
在现有的上承式连拱桥中大多都是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施工,施工进度很慢。采用预制混凝土拱圈吊装也会因为混凝土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安装,需要启用大吨位起重机,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同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也增大了很多。拱桥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完全对称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在拱脚处产生很大的不平衡推力,尤其是施工中需要吊装的节段重量太大时,很容易发生失稳现象。
拱桥的拱脚会产生水平推力,对地基基础的要求很高,尤其多孔连续拱桥每个拱脚的水平推力都会相互影响,因此在地基基础的抗剪能力较弱的地方无法正常使用连拱桥跨越障碍。在地基承载能力强胆抗剪能力较差时,上承式连拱桥的施工是很难进行的。
使用方形墩柱-拱脚组合时只有使用大量混凝土扩大体积,才能使钢混结合段的强度和刚度。一般拱桥的连拱数量较少,混凝土用量并不会很大,但对于连拱很多的桥梁混凝土用量会很大,并且拱脚处的不均衡力更难平衡,可以使用更大刚度的墩柱来固定拱脚实现。
对于跨度很大,连拱较多的上承式拱桥,我们使用了钢箱拱作为拱肋,减轻了自重以至于方便吊装,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采用钢箱拱预制块拼接加快了施工的速度。随着施工速度的提升,施工中的难点就转移到了拱脚钢混结合段处,为了可以有效地连接拱脚和地基,使得传入地基的剪力减小,采用了钢箱拱脚和圆柱形墩柱的组合形式,我们实用新型了一种上承式钢箱连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及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承式钢箱连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承式钢箱连拱桥钢混结合段包括:包括圆柱形墩柱、变截面钢混结合段和钢箱拱脚三部分;其中,钢混结合段垂直安装在圆柱形墩柱上;所述钢箱拱脚嵌入钢混结合段内;
所述圆柱形墩柱包括墩柱钢结构和密实填充在钢结构内的混凝土;所述墩柱钢结构包括竖直安装的墩柱钢筋骨架、螺旋包围墩柱钢筋骨架的墩柱箍筋、墩柱钢筋骨架内部由波纹管包裹的竖直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的下端设有墩柱锚固构件、水平安装于圆柱形墩柱顶端的“门”字形拱脚定位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9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引流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发泡机恒温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