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9912.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鉴;牛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01115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曝气增氧复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其中,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所述微生物层依次覆盖在所述河涌底泥层的顶端;且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由所述微生物层延伸至所述河涌底泥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可有效持续释放O2微纳米气泡,并能均匀分散于水体中,增加河涌中水的DO含量,并与水生植物层和微生物层协同作用,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2)无需曝气,运行过程中无需耗电,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背景技术
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严重污染状态,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水体中溶解氧的不足是河流产生黑臭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增氧复氧可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目前水体增氧复氧技术主要有曝气复氧、水生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传输部分氧气、药剂或菌种等三种途径。而人工曝气复氧为强曝气复氧,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水生生物复氧技术主要为种草或水生植物载体,植物不易成活,容易堵塞河道;加化学药或加生物菌则容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治标不治本。
因此,提供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由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组成,氧气的产生、消耗伴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消亡以及微生物的合成与分解,故而形成氧气及污染物质的有机循环系统,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曝气增氧模式,实现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并复原河湖原生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包括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
其中,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所述微生物层依次覆盖在所述河涌底泥层的顶端;
且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由所述微生物层延伸至所述河涌底泥层。
在水体底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厌氧细菌会产生酸,这些酸不仅会增加酸度,还会导致磷和氮的大量释放,形成有机沉积物进入水中。同时,厌氧细菌在水中排放有毒气体,包括硫化氢(H2S,即使浓度为0.01毫克/升,也具有很强的毒性,带有臭鸡蛋味)、氨、二氧化碳和甲烷。有毒有机化合物对所有生命形式都有毒,包括鱼类、有益细菌和昆虫。
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由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组成,协同增效,共同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污染物。
优选的,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为化学颗粒状填料层,所述化学颗粒包括过氧化氢和碳酸钠。
优选的,所述化学颗粒的表面设置有缓释层。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周围设置有所述微生物层。
1)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9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钟弹簧生产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PH计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