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门排卡死的AB两段式平移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3416.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9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史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赢家名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1/02 | 分类号: | E06B11/02;E05F15/632;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慈程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门排卡死 ab 段式 平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门排卡死的AB两段式平移门,包括带有智能控制的驱动门头以及若干段的门体,其特征在于:门体包括A门和B门,其底部设置有用于其顺畅伸缩开合的滚轮组件,A门和B门连接侧的滚轮组件还包括带有纠偏轮、纠偏轮固定件以及强力弹簧的伸缩纠偏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平移门主要改进为带有一个纠偏轮以及一个纠偏轮固定件以及强力弹簧构成,其伸缩纠偏机构的纠偏轮卡在B门排导槽里,起到AB门排成前后一条线并排开关门,作用是不让两组门排偏离,同时也防止由于三组门排轮子处在ABC三点路面,由于路面高低不平导致门排卡死的问题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伸缩平移门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防门排卡死的AB两段式平移门。
背景技术
平移门是门体通过电机驱动进行移动,实现打开或者关闭门口的功能。现有的平移门虽然采用了多个门体组合实现平移门的功能,解决了占用空间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开闭和一体式平移门的开闭存在同样的问题,通常我们在设计大门时会设置有平移门的伸缩门洞,用于开门时将平移门整体缩入,避免影响过道。
现有的平移门一般设计为带有控制驱动装置用于为平移门的伸缩提供动力的门头,带有平衡梁的错位门体以及位于门体底部的滚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之一,门体在路面起伏不平的路段容易因多段门体之间的起伏导致伸缩卡死或滑动接触部分的过分磨损,磨损最终导致门体的相对间隙变大松动等问题,使得平移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在安装后往往对平移门伸缩的地面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门排卡死,门排卡死后导致门排拉不开收不弄的装置的AB两段式平移门,其有效防止了由于三组门排轮子处在ABC三点高低不平路面,导致门排卡死的问题发生。
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门排卡死的AB两段式平移门,包括带有智能控制的驱动门头以及若干段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A门和B门,所述A门一端连接驱动门头上,另一端连接B门设置,所述B门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墙体固定的龙门,所述A门和B门底部设置有用于其顺畅伸缩开合的滚轮组件,所述A门和B门连接侧的滚轮组件还包括带有纠偏轮、纠偏轮固定件以及强力弹簧的伸缩纠偏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纠偏机构包括带有伸缩腔的滚轮座,所述纠偏轮固定件上设置有与伸缩腔相匹配的带有伸缩杆,所述强力弹簧套设于伸缩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腔内设置有抵梁,所述抵梁上设置有用于伸缩杆的通孔以及对强力弹簧进行限位的弹簧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强力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簧槽和纠偏轮的纠偏轮固定件相抵,用于滚轮组件相对门体弹性上下活动提供回复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纠偏轮固定件上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滚轮座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与挡块相匹配限位纠偏轮固定件伸缩行程的挡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A门或B门上还设置有凹型的排导槽,所述纠偏轮位于排导槽内沿着排导槽行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门头上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用于接受无线控制信号,启动内置的驱动单元驱动A门移动。
有益效果:本方案的平移门主要改进为带有一个纠偏轮以及一个纠偏轮固定件以及强力弹簧构成,其伸缩纠偏机构的纠偏轮卡在B门排导槽里,起到AB门排成前后一条线并排开关门,作用是不让两组门排偏离,同时也防止由于三组门排轮子处在ABC三点路面,由于路面高低不平导致门排卡死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平移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滚轮座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赢家名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赢家名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3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