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7438.2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1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秦亮;冯泽东;耿标;贺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0 | 分类号: | H03L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源 模拟 有源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振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电路,包括:无源晶振模块,用于输出波形;无缓冲反向模块,用于接收无源晶振模块输出的波形,输出单路有源波形,无缓冲反向模块输入端与无源晶振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调波模块,用于输出可用晶振波形,调波模块输入端与无缓冲反向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波模块中的无源高通滤波器使输出波形相位和幅值可调,提高了设计电路的兼容性,使设计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振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电路设计通常采用有源晶振以提高电路稳定性,但通常成本较高,适用环境特殊的晶振更是成本昂贵,因此,在不牺牲稳定性的前提下,低成本的晶振电路设计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现有晶振电路输出波幅和相位固定,无法对输出波形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整,无法满足应用电路的需求,造成电路设计成本高,兼容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基于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电路的调波模块中使用无源高通滤波器可对晶振电路的输出波形幅值和相位进行调整,满足应用电路对波形幅度和相位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电路,包括:无源晶振模块,用于输出波形;无缓冲反向模块,用于接收无源晶振模块输出的波形,输出单路有源波形,无缓冲反向模块输入端与无源晶振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调波模块,用于输出可用晶振波形,调波模块输入端与无缓冲反向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无源晶振模块包括晶振芯片Y1、谐振电容C3和谐振电容C4,晶振芯片Y1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通过谐振电容C3和谐振电容C4与接地端连接;
无缓冲反向模块包括无缓冲反向器U1、反馈电阻R1、隔离电阻R3、电容C1和5V电源;无缓冲反向器U1第一引脚空接;无缓冲反向器U1第二引脚连接晶振芯片Y1第一引脚;无缓冲反向器U1第三引脚连接接地端;无缓冲反向器U1第四引脚并行连接反馈电阻R1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3的一端;反馈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晶振芯片Y1第一引脚;隔离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晶振芯片Y1第三引脚;无缓冲反向器U1第五引脚连接5V电源和电容C1;
调波模块包括无缓冲反向器U2、电容C2、5V电源和无源高通滤波器;无缓冲反向器U2第一引脚空接;无缓冲反向器U2第二引脚连接无缓冲反向器U1第四引脚;无缓冲反向器U2第三引脚连接接地端;无缓冲反向器U2第四引脚连接无源高通滤波器;无缓冲反向器U2第五引脚连接5V电源和电容C2。
进一步的,电容C1设置在5V电源和接地端之间;电容C1作为滤波电容,滤波电容滤除电源的杂波和交流成分,平滑脉动直流电压,同时滤除电源中的高频杂波以免电路产生自激,稳定电路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电容C2设置在5V电源和接地端之间;电容C2作为滤波电容,滤波电容滤除电源的杂波和交流成分,平滑脉动直流电压,同时滤除电源中的高频杂波以免电路产生自激,稳定电路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无源高通滤波器包括调节电阻R2、调节电容C5和调节电阻R4;调节电阻R2与调节电容C5并联连接;调节电阻R4设置在调节电阻R2与调节电容C5并联连接点与接地端之间。
进一步的,无源高通滤波器输入端与无缓冲反向器U2第四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无源高通滤波器的调节电阻R2、调节电容C5和调节电阻R4均为可调整值;无源高通滤波器不受负载电阻影响,滤波器的交流特性不会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源晶振模拟有源晶振的设计,相比现有的单纯有源晶振设计,起振频率、占空比、误差均在同一水平,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7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