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0390.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8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力;高军永;吴中鼎;马靓;柴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C25C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多功能 机组 视觉 测量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装置,该装置是利用视觉传感器在不同位置进行空间定位测量,然后根据视觉传感器反馈的空间位置信息由控制装置计算打壳作业的移动路径,修正各部件的位置,并控制各机构移动,通过监测液压油缸内的压力判断启动打壳机头开始打壳或打壳结束。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装置靠视觉测量自动定位并完成整个打壳工作,可以提高换极效率,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原铝的生产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数百台电解槽串联,在强直流作用下实现氧化铝分解。目前的工艺技术条件,需要定期对阳极进行更换。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在更换阳极作业时需要打碎阳极覆盖料壳面,以便于残极取出,现有机组打壳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因而铝电解智能打壳系统可以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532298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了一种电解槽打壳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气缸、气缸锤头、执行机构和控制装置,在气缸锤头上设有位置反映器,在气缸或电解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位置反映器对应的位置感应器,如果气缸锤头上的位置反应器与气缸或电解槽的槽壁上的位置感应器产生感应,控制装置控制气缸反向,并停止打壳;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周期内,气缸锤头上的位置反应器与气缸或电解槽的槽壁上的位置感应器没有产生感应,控制装置控制气缸反向,并重新进行打壳。该装置和方法能达到控制气缸行程和减少锤头在电解质中浸泡时间的作用。
又有,公开号为CN107904625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打壳系统,包括控制柜、组合阀、发讯调节装置、打壳气缸和打壳锤头;组合阀包括换向阀、压力阀、压力调节旋钮和阀体,换向阀、压力阀伸出阀体的顶部,压力调节旋钮伸出阀体的一侧;发讯调节装置安装在阀体的一侧,阀体安装在打壳气缸的后端盖上,打壳锤头与打壳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叉杆接头铰接;组合阀与控制柜线连接。
以上现有技术虽都对铝电解智能打壳系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但尚未考虑到如何将测量定位与打壳工作结合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作业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视觉测量打壳系统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打壳系统装置,是利用视觉传感器在不同位置进行空间定位测量,然后根据视觉传感器反馈的空间位置信息由控制装置计算打壳作业的移动路径,修正各部件的位置,并控制各机构移动,通过监测液压油缸内的压力判断启动打壳机头开始打壳或打壳结束。控制装置由上位机、服务器、PLC控制器等组成,主要功能为:路径规划、数据处理、发出指令等。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机组在接收到更换某一阳极的指令后,控制装置控制机组大车装置及机组小车装置在电解槽上方运行,并定位到指定残极的上方;
S2,工具回转机构旋转,带动视觉升降机构和视觉传感器至残极的导杆上方;工具回转机构是将各种操作工具安装在可以旋转的回转支撑中,回转具备驱动装置,通过工具回转机构可以将指定的工具旋转到特定工位上进行操作作业;
S3,视觉升降机构带动视觉传感器上下移动以实现不同位置的空间定位测量;视觉升降装置是一种电机丝杠直线运动单元,可以实现迅速、精准的直线运动;
S4,根据视觉传感器反馈的空间位置信息由控制装置计算本次打壳作业的移动路径,修正机组大车装置、机组小车装置及工具回转机构的位置,并引导伺服液压缸带动移动架、打壳机头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0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