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0470.6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饶玉超;袁志勇;胡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B60R1/00;B60W50/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座舱 互动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包括方控屏、显示模块和控制屏,显示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仪表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方控屏用于控制车身功能和音乐快捷功能,仪表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用于显示车身状态信息和多媒体信息,控制屏用于进行系统功能设置以及控制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的投屏内容。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多屏化的设计技术,各个屏幕以信息共享的方式连接起来,不仅是屏幕的物理形式一体化,更是交互内容的一体化,可以将多功能集于一体,一次性为乘客展示多个信息,简化用户操作步骤。与此同时,数字多屏化的出现,为车内乘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性和实时性,即用户可以在最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显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屏显示技术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逐渐向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升级,车内的物理按键也不断被大屏幕取代,一机多屏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多屏联动的内容形式也变为多样,不断在颠覆用户体验。
多屏联动、智能表面、无人驾驶等逐渐成为了未来驾驶的代名词,同时,它也是科技感和优质体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车内屏幕类型越来越多,而车内数字多屏交互设计也成为了未来汽车设计的一种趋势。
就目前车企现状来看,许多新车都配备了多屏的设计,这包括了仪表屏+方控屏+中控屏等这些屏幕的设计,承载了不同的信息分布,如仪表屏+方控屏+中控屏,偏向驾驶员一侧,方便驾驶员实时观看车速、电量/油量、导航、电话、倒车影像等信息,副屏则为乘客提供了娱乐和周边信息等功能,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
在屏幕的布局上,自从一字屏之后,多屏互联、OLED曲面屏、折叠屏也被应用于汽车设计中。至此,其在外观设计中也逐渐变得更为多样化,这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以为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提供显示更多车身状态信息和车内娱乐多媒体信息的优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连接于汽车的智能座舱主机系统,包括方控屏、显示模块和控制屏,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仪表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所述方控屏用于控制车身功能和音乐快捷功能,所述仪表屏、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第二副屏用于显示车身状态信息和多媒体信息,所述控制屏用于进行系统功能设置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第二副屏的投屏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中,所述方控屏内置在方向盘中间,采用7寸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中,所述方控屏和所述控制屏上设置有虚拟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中,所述仪表屏、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第二副屏采用12.3寸显示屏,所述仪表屏设置在驾驶员一侧,所述第二副屏设置在副驾驶员一侧,所述第一副屏设置在所述仪表屏和所述第二副屏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中,所述控制屏采用12.8寸显示屏,设置在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座舱的多屏互动显示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多屏化的设计技术,各个屏幕以信息共享的方式连接起来,不仅是屏幕的物理形式一体化,更是交互内容的一体化,可以将多功能集于一体,一次性为乘客展示多个信息,简化用户操作步骤。与此同时,数字多屏化的出现,为车内乘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性和实时性,即,用户可以在最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显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此外,方控屏采用7寸显示屏,仪表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采用12.3寸显示屏,控制屏采用12.8寸显示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0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送风风道及轨道交通车辆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的铝材生产送料装置